9月份,工宣队进入家国中学和家国小学。
在政治课上宣传的一件事,让宗且示听了心痒痒的。
1955年,毛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毛主席号召城镇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去。
尤其是,到边远的农村地区去,在那里建立农场。
宗且示问工宣队,自己够不够条件去。
工宣队领导听了,答复道:“小学没有相关的政策,中学已经宣传发动。”
他听了,心有不甘。
立即跑去,问了温习、白薇、芮康城、秦关意等人。
得到的答复,全都一样。
与此同时,宗且示还从他们那儿得知,南京的许多在校中学生,已经去苏北,上山下乡了。
宗且示听了,心里躁动,难以平静下来。
接着,又去问了,冯念初、冯念恩等人。
从他们那儿,了解到家国中学的情况。
学校的一部分同学,已经出发。
一部分申请写得迟的同学,正准备出发。
也有一些同学,坚决不愿意上山下乡。
宗且示问了一圈下来,非常失望。
知道自己年纪不够,肯定没有办法去了。
失望之余,他除了上学,上补习班,把全部心思,都集中在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进展上。
一天,他从收音机里,得知了一个重要消息。
1968年9月9日至26日,由铁道部会同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委员会、上海铁路局、大桥工程局等单位,组成了大桥验收交接组。
测验结果表明,钢梁及其结构,已经达到了设计标准。
南京长江大桥的铁路桥,准备在9月30日先行通车。
宗且示听了,兴奋不已,马上盘算了一下。
然后,去大桥工地,找章文樱帮忙,在工地外的堆场边,选了一个人少的地方。
准备和范思欢、邱念国、冯念国一起,观看通车典礼。
临分手的时候,章文樱让他们到了那一天,早一点赶过去。
不然,堆场难保不被别人占领。
结果,30日那天,四人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因为发现,观看典礼的人太多。
堆场附近的居民,很多人通宵未眠。
他们在长江岸边,一边乘凉,一边抢占了有利地形。
堆场边上,也早已经挤满了人。
宗且示等人,年纪小,个子矮,什么也看不见。
情急之下,几人爬上了路边的一棵树,才看到了通车典礼的全过程。
典礼结束,他们又去看了与大桥配套的南京火车站。
在那儿,四人又听说,明天凌晨三点,第一列火车就要通过大桥。
第二天凌晨一点,他们兴致不减,又跑步到了南京火车站,看了福州开往北京的快46次列车通过大桥的全过程。
回到后院,宗且示见了梁有余,一边掏着耳朵,一边得意洋洋地说:“我们看到了,通过大桥的第一列客车。
它开起来的声音真响。
轰隆轰隆的,我的耳朵到现在还在响呢!”
梁有余听了,可怜巴巴地咬着手指,皱眉说道:“我也想去!”
宗且示见了,笑道:“大师傅乖!
等一下,我去买一张报纸过来,给你解馋。”
梁有余听了,拍手笑道:“好啊!
看你这么孝顺,告诉你一个秘密吧!”
喜欢门西双榜请大家收藏:(m.20xs.org)门西双榜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