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根本,就没有做贡献啊?”
看了看梁有余,他判断道:“看来,想知道大师傅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关键是,他手上的那张纸条。”
想到这儿,宗且示心生一计,笑道:“我知道了。
根本不是,大师傅带我去观礼。
而是由我带大师傅去。
这是大桥局给我的观礼邀请函。
因为我对研发‘争气钢’有功劳,大桥局邀请我,去参加通车典礼。
让我在主席台上就坐,并发言。”
梁有余听了,哈哈大笑,把纸条递给他,说道:“邀请你去?
还请你上主席台就坐并发言?
别逗我了,你自己看吧!”
宗且示接过纸条,只看了一眼,便激动地举着,在原地打转,高声说道:“爷爷奶奶要来南京喽!”
听到宗且示的叫声,后院里的人,全都出门来看。
他激动地把纸条,递给了艾叶,说道:“艾叶奶奶,我爷爷奶奶,要来南京喽。
我能参加,南京长江大桥的通车典礼喽!”
艾叶仔细看一下信,笑道:“护敏和执秋,受邀来南京,参观通车典礼,又不是你受邀。
你激动什么?!”
宗且示接过纸条,小心地收好,说道:“我爷爷,已经57岁了。
他走不动路,要我用轮椅推着他去!”
艾叶听了,摇头笑道:“强词夺理!”
梁有余在一旁,看着他,怒道:“徒儿,你怎么,把我哥忘了?”
宗且示见了,一拍脑袋,马上说道:“对对对!
有了爷爷的邀请函,我们就能,想办法多去一两个人了!”
梁有余看着他,点头说道:“到时候,就看你的了。”
宗且示见了,迟疑着点头。
一晃,时间到了12月22日。
收音机里,播出了毛泽东主席的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12月23日,家国中学收到通知,要求在校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全部前往农村参加劳动。
12月25日《人民日报》载文,强调了上山下乡的革命意义。
家国中学的大多数同学,在各方面人员的动员之下,都写了申请,正在做出门前的准备。
只有冯念初、冯念恩等少数几个同学,坚决不愿意上山下乡。
学校工宣队办了学习班,及时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
希望他们,能尽快提高认识,尽早提出上山下乡的申请。
12月27日,冯念初、冯念恩心烦意乱,正准备去找艾叶,商量这件事。
却见宗护敏、孟执秋、侯佳欣、丛慧四人,从武汉赶到了9号大院,准备参加29日的通车典礼。
冯念初和冯念恩,只得按下各自的心事,与四人见了礼。
然后,帮着艾叶接待他们。
大院里,众人正兴高采烈地忙着。
没想到,邱达光、章文樱、武知谋、邱序时、邱序章、宋佳妮、欧阳快克、唐振绪、倪可信等人,得知宗护敏等人今天要来南京。
特地从大桥工地,赶到了9号大院,给他们接风。
众人先去祭拜了宗怀仁、师有仪等人。
回到后院,又去看望了梁有余。
梁有余看着眼前的一大群人,高兴得热泪盈眶。
他定了定神,问邱达光:“达光啊,1937年,我带你来南京的时候,你多大年纪?”
邱达光听了,马上答道:“35岁。”
梁有余点头,又问:“你现在,有多大了?”
邱达光看着他,又答:“66岁。”
梁有余点头,又去看唐振绪,接着问:“小糖果,你的头发已经那么白了,退休了吧?”
唐振绪走上前,握着他的手,说道:“老师,我今年57岁。
比护敏厂长小一岁,还没有退休!”
梁有余点头,看着众人,继续问道:“你们这些建桥人,哪个最年轻啊?”
宋佳妮听了,马上走出来,蹲在梁有余身边,说道:“梁爷爷,佳妮今年46岁。”
梁有余听了,抚着她哽咽道:“从1958年成立大桥局,一直到今天,整整十年了。
整整一代人啊!
你们每个人,都不容易啊!”
周娴香在一旁,见梁有余过于激动,忙上前说道:“老头子,大桥建成了,是一件开心的事。
有什么话,你慢慢说。”
梁有余听了,看着她,说道:“娴香啊!
我一生致力精英教育,却屡屡受挫,诸事艰难。
如今,国家教育之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单是建造桥隧一项,就培养出,眼前这么多的专业人才。
我这不是哭,这是高兴啊!
1937年,我刚刚,和现在的小糖果一样大。
你也只比,现在的佳妮大一岁。
那个时候,小日本欺负我们,我们却还不了手。
那是为什么啊?
是因为我们落后,是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专业人才队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门西双榜请大家收藏:(m.20xs.org)门西双榜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