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洞天,青竹苑。自那日拜师礼后,林皓便在此安顿下来,开始了他在丹霄阁的修行生涯。
每日清晨,天际刚泛起鱼肚白,林皓便会准时起身,于竹楼前的空地上,迎着东方第一缕紫气,修炼赵小白亲传的改良版《基础引气诀》。这法诀果然神妙,行气路线虽更显繁复,但对灵气的提纯效果极佳,丝丝缕缕的天地灵气被引入体内,循着特定脉络运行,不仅缓缓壮大着他的筑基道基,更如同清泉流淌,不断抚平着他神魂深处因仇恨而生的燥郁与戾气。几日修炼下来,他感觉心神前所未有的宁静,连带着对周遭事物的感知也敏锐了许多。
修炼完毕,他便拿着赵小白赐予的《百草图解精髓》玉简,前往洞天内的药圃。赵小白并未安排繁重的杂役给他,只让他每日花费两个时辰,在药圃中实践玉简所学。
这一日,赵小白处理完别院日常事务,信步来到这片专供弟子辨识药材的药圃。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悄然立于一丛茂盛的“雾隐花”后,目光落在正蹲在田埂边,对着一株叶片蜷缩、色泽暗淡的“地脉根”仔细观察的林皓身上。
林皓并未察觉到师尊的到来。他眉头微蹙,对照着脑海中玉简的记载,又伸手轻轻触摸那地脉根的叶片和根茎附近的土壤。玉简中记载,地脉根性喜温润,但畏水涝,叶片蜷缩多因根系受渍或地气有异。
“不是简单的水多……”林皓喃喃自语。他闭上眼睛,将自身那微弱的神识与药灵之体带来的独特感知力缓缓探出,如同最轻柔的触须,小心翼翼地接触那株病恹恹的灵植。
片刻后,他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并未像普通弟子那样立刻去找执事汇报,而是转身在不远处的土坡阴面,小心翼翼地挖了几株叶片肥厚、散发着淡淡土腥气的“石苔藓”,将其捣碎成糊状,又混合了一些干燥的、带有吸附性质的“息壤土”,仔细地敷在地脉根根茎周围的土壤表面。
赵小白看到这里,眼中不由掠过一丝讶异和赞赏。石苔藓性阴凉,能吸收多余湿气,且蕴含一丝微薄的地阴之气;息壤土则能改善土壤板结,促进透气。这两种都是低得不能再低的灵植,甚至算不上药材,寻常弟子根本不会留意。林皓却能根据那地脉根并非单纯水涝,而是因地气短暂郁结、湿邪困阻所致,巧妙地运用这两种常见之物进行调理。这并非玉简所载,而是他基于对草木习性的深刻理解,自行做出的判断与尝试。
这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灵性,正是优秀丹师不可或缺的潜质。
“看来,你已初窥门径。”赵小白的声音温和地响起,从花丛后缓步走出。
林皓吓了一跳,连忙起身,恭敬行礼:“弟子拜见师尊!弟子胡乱尝试,还请师尊指点。”
赵小白走到那株地脉根前,神识微扫,便颔首道:“判断无误,处理也得当。地气郁结乃此地微小灵脉节点周期性波动所致,你此法虽不能根治,却可助它渡过此次不适。看来《百草图解精髓》,你并非死记硬背,而是在用心体悟。”
得到师尊肯定,林皓脸上露出欣喜之色,但依旧谦逊:“是师尊传授的玉简精妙,弟子只是照本宣科,略有感触。”
赵小白笑了笑,不置可否,转而问道:“《基础引气诀》修炼如何?可有何处滞涩不明?”
林皓仔细回想了一下,如实禀报:“回师尊,法诀运转已渐顺畅,只是行至‘足厥阴肝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汇之处时,灵气流转似乎略有阻碍,需刻意引导方能通过,不知是弟子修行有误,还是……”
“哦?”赵小白目光微动。这个问题颇为细微,并非功法缺陷,而是因人而异的体质差异导致灵气运行的偏好不同。寻常弟子修炼,能按部就班运转周天已属不易,罕有能如此敏锐地察觉自身经脉中这般细微差异的。
他并未直接解答,而是示意林皓就在此地盘膝坐下,重新运转功法。同时,赵小白伸出一指,轻轻点在林皓的背心大穴之上,一缕精纯无比、却又温和如春水的神念,如同最高明的向导,悄无声息地融入林皓行气的脉络之中。
在这一瞬间,赵小白仿佛化身为了林皓,亲自以筑基期的修为,重新体验这改良版的《基础引气诀》。他能清晰地“看”到林皓体内灵气运行的每一处细节,感受到那两处经脉交汇点确实存在一丝天然的、极其微小的滞涩。这并非错误,而是林皓自身木属性偏盛(与其药灵之体相关),导致灵气在流经与心火、肝木相关的经脉时,产生了些许不易察觉的五行生克扰动。
“原来如此……”赵小白心中明悟。他操控着那缕神念,并未强行冲开滞涩,而是引导着林皓自身的灵气,在流经此处时,稍微调整了一下运行的节奏与角度,仿若溪流绕石,并非直冲,而是以一种更圆融、更契合林皓自身体质特性的方式缓缓渗透而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凡人修仙之丹剑传奇请大家收藏:(m.20xs.org)凡人修仙之丹剑传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