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像打完了一场硬仗,”她揉了揉有些发僵的肩膀,脸上却绽开一个明亮的、如释重负的笑容,“而且,我们赢了第一回合。”
“是阶段性有效防御。”徐卓远严谨地修正,但语气里听不出丝毫否定,更像是在进行客观的战术复盘,“对方系统(母亲)的反馈模式具有一定惯性,其行为算法基于长期经验固化,需要多次重复性的成功拦截与正向反馈,才有可能促使其内部算法的微调。但首次实战验证,核心系统(封瑶)的决策速度、策略执行精准度及情绪恢复能力,均超出模拟数据预期值8.7%。”
他的肯定,永远包裹在严谨的逻辑外壳之下,却比任何浮夸的赞美都更让封瑶感到真实和安心。她知道,这每一个百分比的背后,都是她实实在在的成长。
随着“联合防御协议”的顺利运行和初次实战告捷,封瑶的内在力量如同经过春雨灌溉的藤蔓,悄然生长,蔓延到她生活的方方面面。她不再下意识地回避人群,在小组讨论中,她能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开始敢于提出不同意见;面对偶尔的不友善评价,她内心虽然仍会泛起涟漪,但已能迅速调用“逻辑盾牌”进行过滤、分析,而非像过去那样全盘接收、自我攻击。苏晓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变化,戏称她“好像装了防火墙,刀枪不入了”。
这种由内而外的变化,沉静而坚定,自然也吸引了新的关注。同系一个之前与她仅在公共课和大型讲座上有过数面之缘的学长林轩,在一次关于“人工智能在心理学应用”的跨学科项目合作中,被分到了与封瑶同一小组。林轩性格开朗却不失稳重,专业能力扎实,待人接物温和有礼。几次小组讨论下来,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封瑶身上那种不同于常人的沉静与通透,以及在她熟悉领域发言时,眼中闪烁的聪慧光芒。他欣赏她的认真、专注,以及那份逐渐显露的、温和下的坚韧。
【新节点接触:林轩。属性:潜在社交连接/友好单位。动机分析:基于学术欣赏及初步好感。社交行为模式:符合常规礼仪,无明显越界行为。威胁等级:暂定为“低”。需持续观察其对核心系统稳定性及既定协议运行的影响。】
当林轩第一次在项目讨论结束后,于图书馆自习室门口,自然地递给封瑶一杯热奶茶,并笑着邀请她周末一起去听一场关于“人工智能伦理与未来社会”的公开课时,坐在不远处、看似在敲代码的徐卓远,核心处理器的运行日志里,第一次出现了一条无法立即归类、带有轻微干扰性质的情感数据流。
这条数据流轻微扰乱了他正在进行的复杂算法优化计算,带来一种极其细微的、类似“系统资源被意外进程占用”的感觉。他迅速启动了分析程序:【目标(封瑶)接收到外部友好单位(林轩)的资源(奶茶,高糖高脂,非健康优选)与社交邀请(公开课,信息价值待评估)。该行为符合正常社会性灵长类动物社交协议规范。核心系统(封瑶)情绪读数:轻微愉悦(峰值+12%),略带羞涩(峰值+8%),无排斥反应(0%)。逻辑上,此交互有利于扩展其社交网络广度,潜在提升社会支持度参数。】
然而,逻辑分析的结果,并未能完全解释那条陌生数据流的存在及其带来的细微凝滞感。他将其暂时标记为【待观察事件:外部社交邀请引发的非典型系统响应(编号:WX-001)】,并分配了少量后台资源进行持续监测。
封瑶有些意外,但礼貌地接过了奶茶,并对公开课邀请表示了感谢,说要看看课程安排再回复。林轩笑容爽朗地表示理解,又寒暄了两句才离开。
林轩离开后,封瑶转头看向徐卓远,发现他正凝视着屏幕,眼神比平时更加专注,指尖悬在键盘上方,仿佛在解析一道前所未有的、变量不明的难题。
“阿远?”她轻声唤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徐卓远回过神,视线落在她手中那杯奶茶上,基于最优资源利用与健康管理原则,他提出建议:“如果你对‘人工智能伦理’这一交叉领域主题感兴趣,参与该公开课是有益的。据资料显示,主讲人在该领域颇有建树,信息密度预计较高。至于这杯饮品,”他顿了顿,语气一如既往地平稳,“根据其常见成分分析,糖分和脂肪含量可能超出你日常最优摄入量建议值约35%,建议酌情处理,或作为一次非计划性奖励摄入。”
封瑶看着他一本正经地分析奶茶成分和公开课信息价值,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心底那片柔软的角落,却被一种更复杂的情绪填满。她忽然想起,前世的自己,在大学初期,也曾短暂地被林轩这样的阳光与主动所吸引过,但那时的她内心布满裂痕,自我价值感极低,任何一点来自外界的暖意都让她如同飞蛾扑火般渴望,却又因为极度的不配得感而仓皇逃离,最终连开始都未曾真正开始,只留下又一段模糊的、关于“如果当时…”的遗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