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周末如期而至。
站在那扇熟悉的、漆色有些许剥落的家门外,封瑶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腔中那份混合着紧张与期待的复杂情绪压下去。掌心似乎还残留着徐卓远指尖微凉的触感,以及他那句“保持通讯畅通,启动应急联络协议”带来的奇异安定。这不再是前世那种孤身赴战场的悲壮,而更像是一次系统性的实地测试——测试她新构建的内心防御体系,以及应用徐卓远那套融合了逻辑分析与行为心理学的“边界”方法论的实际效果。她甚至在心里默默复盘了一遍昨晚和徐卓远在实验室简短的“战前推演”,预设了几种父母可能提出的问题及回应方式。
她掏出钥匙,金属与锁孔碰撞的清脆声响,如同拉开了一场无声演练的序幕。门开了。
“瑶瑶回来啦!”母亲周雅惠系着那条印着小碎花的旧围裙从厨房迎出来,脸上是热情洋溢的笑容,手里还拿着沾着油星的锅铲。熟悉的家常菜香气——是红烧排骨和清炒芥蓝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这气息曾是她前世感到温暖又感到束缚的源头,能轻易唤起柔软回忆,也牵动着潜藏的压力。父亲封文斌正坐在沙发上看当日的财经报纸,闻声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边眼镜,语气是一贯的温和,却带着不易察觉的、习惯性的审视:“回来了?项目准备得怎么样了?” 他的目光在封瑶脸上停留片刻,像是在评估一项他交付的任务完成度。
“挺好的,下周展示,准备得很充分。”封瑶微笑着回应,语气平稳,听不出丝毫波澜。她将特意在路上买的新鲜草莓和橙子放在玄关柜上,动作自然流畅。换了舒适的居家鞋,她走进客厅,目光细致地扫过这个承载了她太多复杂记忆的空间。沙发旁那盆绿萝似乎比上次回来时茂盛了些,墙上挂着的她小学时的获奖画作依旧在原处。前世的她,在这里总是下意识地绷紧神经,像个等待检阅的士兵,每一句对话都可能触发内心的警报,解读出无数否定和要求。
【系统日志:核心系统(封瑶)进入“家庭”环境。情绪基本稳定,未检测到历史性焦虑峰值。启动“边界设定”预备协议。环境参数扫描:亲情能量场活跃,存在潜在干预变量。】
“准备充分就好。你是主讲,责任重大,不能出岔子。”封文斌放下报纸,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惯常的指导意味,“PPT最后给我和你妈再看一遍,帮你把把关。我们经验总比你丰富些,能看出你看不到的风险。”
若是以前,封瑶会立刻感到一股热流涌上脸颊,那是被质疑的压力和急于证明自己的混合体。她会下意识地解释甚至防御,语气会不自觉地拔高,最终往往演变成不愉快的争执,结果总是两败俱伤,不欢而散。但这一次,她清晰地感觉到内心那套“逻辑与边界”协议开始运行。她只是点了点头,目光平静地迎向父亲,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谢谢爸关心。不过项目组已经内部评审过好几轮,指导老师也给出了修改意见,内容和节奏我们都觉得没问题了。” 她稍作停顿,给出了一个建设性但明确划分界限的选项,“如果有需要,展示结束后,我可以把最终版和获奖结果(如果有的话)一起发给你们看看成果。”
她没有直接拒绝父母的“好意”,但清晰地划定了边界——这是她和团队共同的决定,无需在事前接受额外的、可能打乱节奏的“审核”。这是一种尊重,但也是一种宣告:我对我负责的领域拥有主导权。
封文斌显然愣了一下,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讶异。他似乎没料到女儿会如此冷静且有条理地回应,没有对抗,却也没有妥协。周雅惠在一旁敏锐地察觉到气氛的微妙变化,连忙打圆场,轻轻推了封文斌一下:“哎呀,孩子都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瑶瑶做事一向稳妥,你就别操那么多心了。她那个项目,不是还得过学院初选第一吗?来来,准备吃饭,今天你爸特意起了个大早去市场买了你爱吃的基围虾,新鲜着呢。”
饭桌上,气氛总体算是融洽。周雅惠一如既往地关心着她的生活细节,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和同学相处如何,钱够不够用。封瑶一一耐心回答,语气轻快地分享了些校园趣事,比如和苏雨晴一起参加社团活动闹出的笑话,刻意略过了与徐卓远和林轩相关的具体细节,只以“和同学一起”模糊带过。她注意到,母亲眼角的皱纹似乎深了一些,但眼神里的关切依旧真切。这让她心中微微一动,前世只顾着对抗,似乎忽略了这些细节。
然而,固有的家庭互动模式并非一次尝试就能彻底改变。当话题不经意间转到未来的长远规划时,封文斌放下筷子,拿起纸巾擦了擦嘴角,状似随意地提起,仿佛只是饭桌上的闲谈:“瑶瑶,我记得你张伯伯家的儿子,张珩,今年也从国外留学回来了,学的金融工程,进了顶尖的投行,听说年薪这个数。”他比划了一个手势,“年轻有为,一表人才。你张伯伯前几天还问起你,你看什么时候有空,年轻人可以认识一下,交流交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