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卓远敲击键盘的力度,在韩屿离开后的十分钟内,才逐渐恢复到正常的频率。那密集的“哒哒”声,如同他内心防御系统启动时拉响的警报,此刻终于趋于平缓。封瑶没有点破,只是将韩屿送来的茶包拿出一小包,轻轻放在他手边。那茶包散发着淡淡的薄荷与柠檬草香气,与她平日里喝的浓郁咖啡截然不同。
“试试?闻起来挺提神的。”她语气平常,像是在讨论一段无关紧要的代码。
徐卓远的目光从代码海洋中短暂游离,扫了一眼那印着简约草本图案的茶包,没有拒绝,也没有接受,只是几不可闻地“嗯”了一声,算是收到了这份好意。他的注意力很快又回到了屏幕上,但封瑶注意到,在后续讨论一个需要与校学生会外联部沟通的环节时,他主动调出了学生会主要干部的名单和过往合作记录数据流,手指在触摸板上快速滑动,筛选着信息。
“外联部部长,李静,大三,公共关系专业。历史合作项目成功率92.3%,沟通风格评估:高效、直接,厌恶冗余寒暄。偏好沟通时间:上午十点至十一点,因其每日晨会结束,且尚未被午餐事务分心。”徐卓远毫无感情地念出数据,如同朗读一段机器说明书,然后看向封瑶,“你可以在这个时间窗口联系她,提及苏晴学姐的名字——数据显示,李静曾受苏晴直接指导,预计能提升15%的初始沟通效率阈值。”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具体地提供关于“人”的情报,而非仅仅是技术和流程。封瑶心中微动,仿佛看到那坚硬的冰壳上,因为外部变量(韩屿的短暂出现和她持续的“非侵入式”靠近)的介入,悄然裂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允许一丝关于“人际”的考量渗透进去。他没有问“你怎么认识韩屿”,也没有评价那包茶,而是用这种更隐晦、更符合他逻辑的方式,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回馈”或“调整”。
“好,我记下了。”封瑶点头,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惊讶,仿佛这本就是他计划的一部分,只是顺手在笔记本上记下“李静 - 10-11点 - 苏晴”几个关键词。
上午的讨论高效地告一段落。封瑶下午便着手执行沟通任务,凭借徐卓远提供的信息和自身的亲和力,与学生会外联部的接洽果然异常顺利。当她带着初步达成的合作意向回到实验室时,夕阳的余晖正透过百叶窗,在徐卓远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还保持着几乎不变的姿势坐在电脑前,只是手边多了一个冒着热气的白色马克杯——里面泡着的,正是她早上给的那包草本茶,澄澈的茶汤泛着浅金色。
他没有说什么,甚至没有抬头,但封瑶的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这细微的改变,像一缕暖风,吹拂过她心湖的冰面。他接受了,并且使用了。这对徐卓远而言,或许已是一种无声的宣言。
---
几天后,项目遇到了第一个实质性的技术瓶颈。一个用于数据预处理的核心算法,在模拟测试中始终无法达到徐卓远设定的精度阈值。他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整整一天,尝试了数种优化方案,屏幕上的代码删了又写,写了又删,周围的气压低得吓人,连空气似乎都凝滞了。废弃的草稿纸团散落在地,像一场无声战役后的残骸。
封瑶帮不上技术上的忙,只能尽量处理好其他杂务,订购盒饭,并在他又一次烦躁地推开键盘,揉着发红的眼角时,适时递上一杯新泡的、温度恰好的咖啡——这次是她自己带来的深度烘焙速溶咖啡,她知道他此刻更需要的是咖啡因的强效刺激,而非草本茶的舒缓。
“休息一下,也许换个思路?”她轻声建议,将咖啡放在他触手可及的位置。
徐卓远几乎是下意识地接过咖啡,指尖不可避免地触碰到封瑶尚未完全收回的手。两人俱是微微一怔。他指尖冰凉,而她指尖温热。他飞快地收回手,仿佛被烫到一般,随即为了掩饰这瞬间的失态,立刻抿了一口咖啡。浓稠的苦涩让他皱紧了眉,但紧绷的神经似乎因此而稍微松弛了半分。
“不是思路问题。”他声音沙哑,带着罕见的挫败感,这种情绪外露在他身上极其罕见,“是基础模型的局限。现有的公开算法库,无法完美适配我们采集数据的特殊噪声模式和维度。强行套用,只会导致过拟合或欠拟合。”他顿了顿,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抬眼看向封瑶,眼底布满了红血丝,这让他平日里冷峻的面容增添了几分易碎感,“需要引入非线性优化理论中一个比较偏门的分支,‘演化策略’的变种,但这块……我的知识储备有结构性缺口。”
这是封瑶第一次从他口中听到“知识储备有缺口”这样的承认。在重生前的记忆里,徐卓远永远是那个在技术领域无所不能、游刃有余的学神,从未在他擅长的领域流露出丝毫 uncertainty。此刻他坦诚自己的不足,非但没有削弱他的形象,反而让他显得更加真实,甚至……有些脆弱,如同精密仪器暴露出了内部一个未曾预料到的薄弱环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