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警告的弹窗如同深夜古寺的一声钟鸣,清脆、冰冷,在实验室高度凝集的空气中震荡开来。预想中的骚动并未出现,反而是一种极致的寂静降临,仿佛连服务器集群的嗡鸣都被瞬间抽空。封瑶和徐卓远的目光在空中交汇,没有惊惶,只有一种沉甸甸的、早已预料的凝重,以及破釜沉舟般的冷静。
“终于来了。”封瑶在心中默念,这句未说出口的话,似乎也写在徐卓远的眼底。
“早期外围代码……”徐卓远低声重复着警告中的关键词,瞳孔微缩,整个人的气质瞬间从平日的沉浸式思考切换至全速分析模式。他那双常常因聚焦于代码世界而显得疏离空洞的眼睛,此刻锐利如瞄准猎物的鹰隼,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快速敲击着某种无形的节奏。“第一次公开演示的版本……交互逻辑层存在设计妥协,几个冗余接口的协议握手方式,确实可能反向推导出核心算法在处理非标准请求时的‘偏好’和潜在路径依赖。”
他没有浪费一秒钟在追问“代码为何泄露”或“警告者是谁”这类暂时无解的问题上,而是直接将抽象的威胁拆解成具体的技术难题。这种近乎冷酷的专注,在此刻成为了团队最有效的镇定剂和最坚实的盾牌。
“林浩,”封瑶转向身旁年轻的学弟,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用户体验优化全部暂停。你现在的首要任务,是配合卓远,对核心区进行高强度、多向度的渗透测试和压力模拟。我们需要精准评估,基于那些可能泄露的代码碎片,对手最可能从哪些维度发起攻击,攻击的强度上限又在哪里。”
“明白!瑶姐,远哥,给我半小时,我吃透新防御框架的接口文档!”林浩没有丝毫犹豫,脸上惯常的跳脱神色瞬间收敛,被一种全神贯注的严肃取代。他迅速切换工作界面,调出复杂的测试工具集,眼神紧盯着屏幕上开始滚动的数据流,像一名即将踏入战场的侦察兵。
封瑶则重新打开了那个加密层级最高的风险评估文档,将这条新的匿名警告作为关键变量录入。陈峰的行动比预想的更快,也更精准。这不再是简单的恶意竞争或技术窃取,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志在必得的狙击战。那个匿名的警告者,如同笼罩在迷雾中的向导,虽不显露真容,却一次次在他们即将踏空时发出警示。是谁?是身处旋涡中心、立场微妙的秦霏?还是……某个他们尚未察觉的,隐藏在陈峰阵营内部的“影子”?
她强迫自己停止无谓的猜测,将精力集中于当下。一方面,她需要重新梳理团队内部的信息流转机制,确保关键数据在绝对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共享;另一方面,她开始构思,如何利用这几次警告所揭示的信息,在不暴露自身底牌和警告者存在的前提下,设下陷阱,反向牵制甚至误导陈峰的步伐。
实验室再次陷入高速运转的寂静,只剩下键盘清脆或沉闷的敲击声、服务器散热风扇的低吼以及林浩偶尔低声报出的测试参数。徐卓远如同坐镇中军的大将,主导着技术防御体系的升级重构;封瑶则统筹全局,构建外部防线并调配资源;林浩则化身最敏锐的“攻击者”,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不断尝试撕开新架构的薄弱点。三人各司其职,配合却在一波波无形的压力下愈发默契,形成了一种奇异的韵律。
夜色渐深,窗外的城市灯火零星闪烁。林浩终是年轻,精力消耗到达极限,脑袋一点一点,最终伏在键盘旁沉沉睡去。封瑶轻轻为他披上一条薄毯,目光落回依旧坚守在屏幕前的徐卓远身上。
他眉宇间带着浓得化不开的疲惫,声音沙哑地陈述着当前的瓶颈:“多层检测模块的基础模型架构已经搭好了,但识别率和泛化能力不足。我们需要海量的、精准标记的异常交互数据来训练它,否则形同虚设。” 这是横亘在完善防御体系面前最大的技术鸿沟。
封瑶凝视着窗外沉沉的夜幕,脑中忽然划过一道闪电,前世某个被刻意遗忘的片段清晰地浮现出来。她猛地转过头,眼中闪烁着洞察的光芒:“卓远,你还记得吗?重生前,‘灵韵’在早期小范围测试时,因为一个极其隐蔽的边界条件处理bug,在应对某些极端冷僻、违反常规逻辑的提问时,会产生严重的逻辑混乱,甚至触发保护性短暂‘宕机’?”
徐卓远目光骤然一凝,瞬间抓住了她的思路核心,语调微微上扬:“你的意思是……利用我们‘前世’的记忆,主动模拟、生成这些‘已知的异常’数据?”
“对!”封瑶用力点头,语速加快,“这些漏洞是我们亲身经历、真实发生过的,具有极高的真实性和代表性。但在这一世,因为我们提前知晓并规避了那个bug,它们并未实际发生。用这些‘记忆中的数据’来训练检测模型,不仅能极大弥补现实世界异常数据收集困难的短板,更能让‘灵韵’提前具备防范这些‘对于这一世而言是未知’的攻击模式的能力。这就像……为它的免疫系统提前接种了特定毒株的疫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