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与沈哲那场看似平和、实则暗藏机锋的会面,如同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表面涟漪散去,湖面重归平静,但水底却已悄然沉淀下一些东西——是警惕,是明晰,也是一种淬炼后的坚定。
封瑶和徐卓远在项目实验室进行了一次简短的、高效的共识确认。没有过多言语,徐卓远只是将“雏鹰计划”的评估报告风险等级标记为“黄色”,并在旁边标注了“有限接触,最高监控”的指令。封瑶看到后,轻轻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他们的“灵韵”宇宙,边界变得更加清晰,防御系统悄然升级。
项目推进的速度并未因此放缓,反而在两人愈发默契的协同下,进入了新的加速轨道。徐卓远负责的核心算法模块取得了关键性突破,他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注意力机制,使得“灵韵”在处理复杂甚至矛盾的情感维度数据时,效率和准确率提升了惊人的五个百分点。在人工智能领域,这几乎是代际般的飞跃。实验室的电脑屏幕上,流淌的代码仿佛拥有了生命,更精准地捕捉着人类情感的微妙涟漪。
而封瑶则在模型优化和用户体验设计上,注入了更多“人性化”的思考。她不仅参考了大量的心理学着作和文学作品,甚至开始观察记录日常生活中人们细微的表情和语气变化。她设计的交互反馈,不再是冰冷的逻辑输出或程式化的安慰,而是带上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温暖的“理解感”。比如,当用户表达沮丧时,“灵韵”不会直接给出解决方案,可能会先是一段短暂的、表示“倾听”的沉默,继而用一种温和的、共情的语气复述用户的核心困扰,让用户感觉真正被“看到”。
这天下午,封瑶刚从图书馆出来,怀里抱着几本关于社会心理学和近现代文化变迁的书籍。夕阳正好,给校园的林荫道镀上一层暖金色。手机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的名字是“妈妈”。她的心微微一动,重生以来,她刻意增加了与家里的联系,但每次接到父母的电话,心底那份混杂着前世愧疚与今生渴望的复杂情绪,依旧会悄然泛起。
她深吸一口口气,接通电话,声音带着刻意练习过的、轻松自然的笑意:“妈,怎么这个时候打来啦?没在跳广场舞?”
“瑶瑶,在忙吗?”母亲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熟悉的、几乎能想象出的关切表情,“没什么事,就是看看你吃饭没有,最近天气变化大,早晚凉,注意别感冒了。”
“吃过了,刚从图书馆出来,借了几本书。妈,你和爸呢?身体都好吧?爸的降压药按时吃了吗?”封瑶一边沿着洒满光斑的林荫道慢慢走着,一边细致地回应。这种主动的关怀,是前世的她很少做到的。
“我们都好,你别操心。”母亲顿了顿,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声音也压低了些,“瑶瑶,你最近……是不是参加了什么项目比赛啊?好像叫什么‘雏鹰’的?听说还挺厉害的?”
封瑶脚步几不可察地一顿,心中瞬间了然。消息传得真快,或者说,苏晚的动作真快。她面上不动声色,语气依旧温软,甚至带着点恰到好处的惊讶:“哦,您说的是‘雏鹰计划’吧?是有这么个事,学校的一个创新创业计划,门槛挺高的。不过我们团队还在评估阶段,没最终决定要不要参加呢。妈,你怎么知道的?消息这么灵通?”
“哎呀,就是你爸以前的一个老同事,王叔叔,记得吗?他女儿也在你们学校,好像是学生会的干部,叫什么晚……对,苏晚。今天在菜市场偶然碰见聊起来,她说你特别优秀,项目被重点推荐了呢,还说你和一个……嗯,不太合群的学长一起搞项目,怕你太辛苦。”母亲的话语里带着掩饰不住的骄傲,但后面那句转述,则清晰地透露出担忧。
果然是苏晚。封瑶眼底闪过一丝冷意,如同冰湖下的暗流。她面上却依旧笑得温软,语气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妈,我知道的。你和爸放心,我心里有数。项目确实是和一位学长一起做的,他叫徐卓远,是我们学校计算机系公认的天才,特别厉害。我们分工明确,他主攻技术难题,我负责设计和应用,合作得很顺利,不会耽误学习的。”
她刻意而自然地将徐卓远的名字和“天才”、“厉害”、“合作顺利”这些正面词汇捆绑在一起抛出。前世,父母对她与徐卓远那样“孤僻古怪”、“难以接触”的人走得近曾表示过担忧,间接加深了她的敏感和退缩。这一世,她要主动地、循序渐进地将徐卓远的存在,以正面的、可靠的“战友”形象,植入父母的认知土壤。
“徐卓远?是那个……总考第一的孩子?”母亲果然有些印象,语气中的疑虑稍减。
“对,就是他。他技术非常强,有他在,项目上的核心技术难题基本都能解决。我跟着他也学到了很多。”封瑶肯定道,语气里是全然的信任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推崇,“而且他做事很有原则,对我们项目帮助很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