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之事,恰恰证明了仅靠武力压制与严刑酷法,无法真正收服人心,只会积累仇恨!王兄先前所提议的、由你直领的万人‘义从军’,父王与诸位元老为何不允?不正是担忧兵权私属,尾大不掉,更恐归附者抱团,反成隐患吗?” 玥也激动地站起身,毫不退缩地迎向勐锐利的目光。兄妹二人隔空对视,目光碰撞,仿佛有实质的火花在空气中迸溅。一个坚信秩序与稳定源于绝对的铁腕、清晰的界限与毫不留情的威慑;一个则笃信长久的稳定必须基于公平的制度、对民情的体恤与春风化雨般的仁政教化。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理念与路径选择,在此刻,在这起因于一条小小水渠的冲突事件上,激烈地交锋,碰撞,互不相让,将埋藏已久的理念分歧彻底暴露在阳光之下。
山洞内陷入一片死寂,只有火把燃烧时发出的“噼啪”爆响和两人因情绪激动而略显急促的呼吸声清晰可闻。众元老们屏息凝神,目光在勐刚毅冷峻的面庞和玥因坚持而显得格外明亮的眼眸之间来回移动,心中各自权衡,最后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始终沉默不语、如同山岳般端坐主位的阳歌身上。
阳歌的目光深沉如古井,波澜不惊。他静静地看着自己这一双最为出色、却也代表着两种不同方向的儿女,看着他们身上迸发出的才华、执着与各自坚信的道路。他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有岁月和病痛刻下的深深皱纹,在跳动的火光下显得更加清晰。他没有立刻表态,那只布满老茧、曾经挥舞过石斧也执掌过权柄的大手,在石台冰凉的边缘无意识地、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那“笃、笃”的轻响,仿佛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弦上,权衡着眼前案件的是非,更权衡着汉部未来走向的千钧重量。
这寂静仿佛持续了许久,直到洞口跪着的冉老忍不住发出了一声压抑的咳嗽,阳歌才缓缓抬起手,做了一个向下压的手势,示意情绪激动的勐和玥都坐下。
他的目光先是扫过洞口那两名因听到高层激烈争吵而吓得体如筛糠、几乎将头埋到地上的代表,然后缓缓落在了玥的身上,停留片刻,又转向面容紧绷的勐,声音平稳而带着历经沧桑沉淀出的、不容置疑的权威,一字一句地在这寂静的山洞中传开:
“勐之言,重法度,维秩序,雷霆手段,乃守成拓业、震慑四方之基石。玥之论,察根源,恤民情,怀柔教化,乃凝聚人心、稳固根基之根本。二者,皆有其理,皆有所长,亦皆有所偏。”
他顿了顿,仿佛给众人消化的时间,然后做出了最终的决断,声音清晰而果断:
“此次黑水河畔冲突,聚众毁渠,械斗伤人,触犯《汉约》铁律,不可不罚,否则国法威严荡然无存。所有直接动手、并致人受伤者,无论其为桑林里本土之民,还是安置点归附之众,一律依律论处,该鞭笞者鞭笞,该罚役者罚役,绝无姑息!”
这首先明确肯定了勐所坚持的法治原则与秩序的至高无上性。
“然,”阳歌话锋一转,目光中多了一丝深意,“念及此事确系因水源分配不公、求助无门而起,归附者情有可原,并非无端寻衅。故,所有刑罚,一律减半执行,以观后效。桑林里擅自截水,引发事端,其村三老管教不严,亦有罪责,罚没该村此次春耕部分官助粮种,以示惩戒。”
这则采纳了玥关于考量起因、量刑需体现仁德与公正的建议。
“然,此事之根源,在于水源分配无章可循,管理混乱失序。”阳歌继续道,目光转向玥,带着托付的重任,“玥,此事之善后,交由你全权处置。即刻起,由你主持,召集司农署精通水利之吏、工师署擅长营造之匠,以及黑水河沿岸各村、各安置点之公正代表,共同勘定所有水渠走向、流量,根据田地多寡、地势高低、距离远近,制定出详尽、公平、为各方认可之分水章程,镌刻成碑,立于各主要渠首,昭告众人,永为定例,杜绝后患。此次被毁之水渠、田地,由你负责组织冲突双方共同出工出力修复,所需石料、灰泥等一应物料,由龙城仓廪拨付。”
这则是完全采纳并赋予了玥所提出的、从制度根源上解决问题、并促进和解的具体方案。
最后,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勐和玥,语重心长,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期望:“治国如驭烈马,驰骋草原,过刚易折缰绳,过柔则失其方向,反受其害。勐,你需谨记,法乃天下之公器,其威严根植于公正持平,而非一味酷烈,否则便是暴政,徒增民怨。玥,你亦需明了,仁德教化,需有法度规矩为其骨架凭依,否则便是无根浮萍,空谈误国。你二人,皆为我汉部栋梁,当时刻自省,互补短长。”
裁决已下,争议暂息。勐微微抿紧了嘴唇,下颌线条依旧刚硬,显然对父亲最终采纳了玥的“从轻”和“根源治理”部分并未完全认同,但他深知王命已决,还是深吸一口气,躬身沉声道:“臣,领命。” 玥也松了一口气,紧绷的肩膀微微放松,郑重应下:“玥必不负父王所托。”
案件了结,跪在洞口的冉老和巴根被人带下去,准备执行裁决与参与善后。议事山洞内逐渐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但一种无形的、源于理念差异的张力,却如同渗入石缝的水汽,悄然留了下来,弥漫在空气之中。勐与玥,这对曾经在北境风雪中并肩作战、亲密无间的兄妹,因着截然不同的理念与性格,在关乎汉部未来的治国道路上,已然显现出清晰的分道扬镳之势。阳歌将这一切清晰地看在眼里,他并未强行统一他们的思想,反而似乎有意借此案件,磨砺他们,也让众人看到不同的可能性。未来的汉部,究竟将由哪种理念主导,或者,这位深谙平衡之道的老王,能否为汉部找到一条刚柔并济、法理与情义兼顾的中道?一切都还是笼罩在迷雾中的未知之数,唯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第四百二十三章 完
喜欢原始征途:从龙图腾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原始征途:从龙图腾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