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到七日…”林凡沉吟片刻,眼中闪过决断,“够了!元直兄,立刻以主公和我的名义,草拟两份文书。一份急送襄阳州牧府,语气要急切但不失恭谨,详述袁术大举入侵、意在夺取荆州北疆之事实,强调新野、安众危在旦夕,南郡将士必誓死抵抗,然力有未逮,恳请州牧大人速发援军!并点明,若北疆失守,袁术兵锋将直指襄阳!”
“另一份,”林凡语气转冷,“送往与蔡瑁交好、负责军械调拨的州府官吏处,抄送蒯越。就以‘奉州牧之命,试点军械革新,加固北疆防务’为由,催促之前承诺拨付的工匠、物料,特别是箭簇、弩机、生铁、火油等,要求他们即刻发运!语气可以强硬一些,点明若因军械物资不足导致城破,我等必如实向州牧禀明缘由!”
这是借力打力,既是向刘表施压求援,也是趁机落实之前“敲诈”来的资源,更是给蔡瑁等人上眼药,让他们不敢在军械物资上过于掣肘。
“妙!”徐庶眼睛一亮,立刻领会意图,“我即刻去办!”
“石先生!”林凡看向石韬,“政务方面,立刻动员宛城及周边县所有工匠、民夫,全力赶制箭矢,收集擂木滚石,烧制火油。同时,发布安民告示,稳定民心,但也要暗中做好…最坏的打算。”他的意思很明确,万一前线失守,宛城需要提前准备。
石韬面色凝重,重重点头:“韬明白,这就去安排!”
“高将军!”林凡最后看向高顺,“军务为重!我给你三千精锐,其中包含所有弩兵和您的陷阵精锐。你立刻率军北上,如何分配两城兵力,由你临机决断!你的任务不是歼灭敌军,而是不惜一切代价,将张勋的主力,给我牢牢钉在新野、安众城下!消耗他们,拖延时间!为我们争取应变之机!我会尽快筹措物资,送往前方!”
“诺!”高顺抱拳领命,没有任何废话,转身大步流星而出,甲叶铿锵作响,杀气腾腾。
一道道命令如同疾风般传出,整个南郡机器瞬间高速运转起来。战争的阴云,终于沉重地压在了这片刚刚恢复些许生机的土地上。
刘擎看着林凡在瞬间做出的一系列部署,井井有条,应对沉着,心中稍安,但忧虑并未减少:“先生,即便高将军能守住旬日,若襄阳援军不至,又如之奈何?届时兵疲粮尽,城池终将不保。”
林凡目光投向地图上南阳郡的更北方,眼神深邃:“袁术此举,倾力而来,其南阳本土必然空虚。而且,他如此公然大举进攻荆州,难道就不怕其他方向出事吗?比如…兖州的曹操?徐州的吕布?甚至…近在咫尺的颍川?”
刘擎一愣:“先生的意思是?”
“我们不能只被动挨打。”林凡手指重重地点在南阳郡的位置,“需得想办法,让袁术后院起火,或者让他感到来自其他方向的威胁,迫使其分兵,甚至退兵!”
“可是…如何能做到?”刘擎觉得这想法虽好,却难以实现。他们与曹操、吕布并无交情,颍川更是袁术势力范围。
林凡脑中飞速运转,现代的历史知识和对三国人物性格的了解相互碰撞。袁术性格骄狂,却多疑;曹操雄才大略,绝不会放过任何扩张的机会;吕布勇而无谋,见利忘义…
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雏形,开始在他脑中逐渐成型。但这需要时间,需要契机,更需要…一条能够将信息准确送达关键人物手中的秘密渠道。
他想到了郭嘉,想到了那枚墨家矩子令…但远水难救近火。
高顺的行动极为迅速。三千精锐连夜开拔,火速北上。得益于平日严酷的训练和高效的指挥系统,部队在第二天傍晚便已抵达前线区域。
高顺审时度势,判断张勋主力会优先进攻位置更重要、城防稍强的新野,遂亲自率领两千五百人进驻新野,其中包括几乎所有的强弩手和他的七百陷阵精锐。同时,他派出一名得力部下,率领五百精锐驰援安众,并带去他的死命令:安众城小,不必死守,若敌军势大,可依城灵活阻击,最大程度杀伤敌军有生力量后,伺机向新野方向撤退,汇合主力,集中力量守备新野!务必保存有生力量!
就在高顺部进入新野城,连夜加固城防、布置守城器械的同时,张勋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新野城外二十里处,开始安营扎寨。黑压压的军营连绵数里,灯火通明,人喧马嘶,声势骇人。
战争的阴影,瞬间笼罩了新野这座小城。城头之上,火把猎猎作响,映照着守军士兵紧张而坚毅的脸庞。高顺如同磐石般屹立在城楼,冷漠地注视着远方敌营的灯火,开始下达一系列详细的防御指令:弩机部署的位置、滚木礌石的堆放、预备队的配置、夜间巡逻的班次…条理清晰,冷峻如山。
与此同时,林凡的文书也以最快速度送到了襄阳州牧府。
然而,州牧府内的反应,却正如林凡所预料的那般微妙。
刘表看着案上南郡送来的紧急求援文书,又看了看另一份来自南阳方向、内容大同小异但角度不同的情报,沉吟不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