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勾勒出的是一张庞大的、覆盖天下的情报蓝图,野心极大,但也符合未来发展的需求。
“此事千头万绪,风险极高,元直兄务必谨慎,宁慢勿错,安全第一。”林凡最后郑重叮嘱。
徐庶重重点头:“庶明白。请主公、先生放心,必不负所托!”
从这一天起,徐庶的身影变得更加忙碌和神秘。他频繁出入军营、市井、匠作坊,甚至亲自走访流民聚集地,以各种名义物色人选。郡府的秘密开支中,多出了一笔无法说明去向的巨额款项。数家看似不起眼的商号得到了郡府的“特别关照”,开始了更远距离的贸易活动。
“暗羽”,这只未来的隐形利爪,开始悄然孕育成形。
就在徐庶全力构建情报网络的同时,林凡也并未放松其他方面的布局。
针对刘表“削减兵员”的指令,“李代桃僵”之计稳步推进。大量名义上被“裁撤”的士卒,被转入“屯田护卫营”、“匠作保卫队”、“河防巡检队”等新设编制,换装不换人,继续操练,粮饷通过不同的账目支出,隐藏了下来。高顺则专注于锤炼那支规模不大、却日益精锐的核心战兵,尤其是利用曹操赠送的战马,加紧训练骑兵。欧冶凡等人试制的“单边马镫”也开始小范围试用,效果显着,骑兵的稳定性和战斗力有了明显提升。
政务方面,石韬推行的一系列恢复民生政策逐渐显现效果。社会秩序趋于稳定,物价平稳,屯田区庄稼长势良好,带来了丰收的希望。宛城乃至整个南郡,呈现出一种外松内紧、逐渐恢复元气的态势。
然而,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这一日,徐庶秘密前来汇报“暗羽”的初步进展,带来了数条有价值的情报。
“襄阳方面,”徐庶低声道,“我们的人通过贿赂蔡瑁府中一名负责采买的下人,得知蔡瑁近期与南阳方面确有秘密接触,似乎涉及一批军粮贸易,但细节不详。此外,蒯越府中似乎招募了几名新的门客,其中一人据说来自颍川,擅长卜筮星象。”
“南阳袁术,”徐庶继续道,“称帝之心已昭然若揭,其麾下正在大肆赶制冕服仪仗,修建高台。部分将领对此颇有微词,尤其是大将纪灵,似乎与袁术心腹杨弘有所不和。我军可稍加留意,或有机可乘。”
“至于地下网络,”徐庶语气沉重,“禽滑厘先生带领墨家子弟和‘暗羽’中擅长勘探的人员,又发现了三处次要节点,皆位于重要水井之下。其构造与永宁坊那处类似,皆处于不稳定状态,只能加固监控,无法拆除。禽滑先生推断,整个网络的核心枢纽,可能位于…郡守府正下方深处!”
郡守府下方!林凡心中一寒。这简直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此外,”徐庶顿了顿,面露一丝疑惑,“在调查与阴阳家相关的线索时,我们的人注意到一个现象:约在十年前,也就是黄巾之乱爆发前后,荆州各地,尤其是南阳、南郡一带,曾有多名颇有名气的方士、阴阳师莫名失踪或暴毙。当时世道已乱,并未引起太多注意。此事…似乎与地下网络的埋设时间存在某种巧合。”
又一个线索!林凡眉头紧锁。黄巾之乱…方士失踪…地下网络…张角太平道也擅长符水咒术,与阴阳家似有相通之处…这其间,到底隐藏着什么?
正在林凡沉思之际,石韬匆匆而来,脸上带着一丝喜色:“主公,先生!好消息!我们派往荆南采购粮食的商队回来了!不仅购得了大批粮秣,还…还带回了几个人!”
“哦?何人?”林凡暂时收起思绪。
“是几名读书人,自称来自襄阳,说是…说是听闻刘太守招贤纳士,特来相投。”石韬道,“观其言行,似非俗流。”
来自襄阳的读书人?在这个敏感时期?林凡与徐庶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警惕。
“带他们去偏厅,我稍后便去相见。”林凡吩咐道,随即对徐庶低声说,“元直兄,让你的人立刻查查这几个人的底细,尤其是他们来宛城前后的行踪,以及与襄阳何人有过接触。”
徐庶会意,悄然退下。
林凡整理了一下衣袍,来到偏厅。只见厅内站着三名文士,皆穿着洗得发白的儒袍,风尘仆仆,却难掩眉宇间的书卷气。见林凡进来,三人齐齐躬身行礼。
“山野之人,王粲(字仲宣)、傅巽(字公悌)、杜袭(字子绪),久闻刘太守贤明,林长史大才,心向往之,特冒昧前来投效,还望长史不弃!”为首一人,年纪最轻,约莫二十出头,面容清秀,眼神明亮,口齿清晰,自报家门。
王粲?傅巽?杜袭?
林凡心中猛地一震!
这三人,在历史上可是大大有名!尤其是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才华横溢!他们本是荆州人士,历史上确实因避乱而依附刘表,但并未得到重用。如今,他们竟然主动来投奔名声不显、实力弱小的刘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