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是在逼我们表态,逼我们站队!”林凡冷声道,“若去,便是将自身置于他的掌控之下,生死难料。若不去,便是公然抗命,授人以柄,他便可名正言顺地兴师问罪!”
“先生,我们去是不去?”刘擎焦急地问道。此刻宛城乱成一团,他实在不想离开。
林凡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去!必须去!此刻若不去,刘表便有十足理由对我们动手,届时内忧外患,我等必死无疑!去了,尚有一线周旋之余地,至少能摸清他的真实意图和荆州其他势力的态度!”
“可是宛城…”刘擎看着窗外依旧有些混乱的景象,担忧道。
“宛城有我,有高顺,有元直和广元,暂时无碍!”林凡断然道,“主公,你即刻准备,带上周卓和少量精锐护卫,明日一早便动身前往襄阳!我让元直陪你同去,他足智多谋,可随时策应!”
“先生你不去?”刘擎一愣。
“我不能去。”林凡摇头,“宛城此刻离不开我。地下之秘、军备防务、应对西凉军,千头万绪,需我在此坐镇。况且,我若同去,目标太大,反而容易让刘表更加忌惮。主公以宗亲身份前往,元直从旁辅佐,足矣。你们此行,关键在于示弱、表忠心、探听虚实,而非争强好胜。”
刘擎虽然心中忐忑,但也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安排,重重点头:“好!本王明白了!”
徐庶也拱手道:“庶必竭尽全力,护主公周全,探明襄阳虚实!”
安排完襄阳之事,林凡立刻又对徐庶道:“元直,临走前,让你的人,务必加紧监控两条线:一是南阳袁术称帝后的具体动向和军队调动;二是伏牛山,西凉军有任何出山的迹象,立刻飞报!我怀疑,刘表此次召集议事,与西凉军的动向也脱不了干系!”
“明白!”徐庶领命,匆匆离去准备。
林凡再次将目光投向那依旧在发光嗡鸣的金属圆筒和焦急的禽滑厘:“禽滑先生,此物…可能暂时稳定下来?至少不能让它再引发地动。”
禽滑厘面露难色:“此物能量极其庞大且奇异,我等只能尝试引导疏散其部分能量,或可用墨家秘法暂时隔绝其与地下网络的共鸣,但绝非长久之计…”
“先稳住它!争取时间!”林凡咬牙道。
这一夜,宛城无人入眠。军队在街头巡逻维稳,官吏在组织救灾,墨家子弟在密室与那神秘的“钥匙”搏斗,林凡则坐镇中枢,处理着雪片般飞来的各种消息和请示。
直到天光微亮,那金属圆筒的光芒和嗡鸣声才渐渐减弱,最终恢复了沉寂,掉落回石台之上,仿佛耗尽了能量。地面的震动也彻底停止。
禽滑厘等人累得几乎虚脱,但脸上却带着兴奋和后怕:“暂时…暂时稳定住了。但其内部结构似乎发生了某种变化…需要时间研究…”
林凡稍稍松了口气,至少争取到了一些时间。
清晨,刘擎与徐庶带着数十名精锐护卫,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依旧满目疮痍的宛城,向着襄阳方向而去。
送走他们,林凡立刻投入更加繁重的工作中:安抚民心,统计损失,修复房屋,加固城防,督促军械生产,监控四方动向…尤其是,时刻警惕着南阳和伏牛山的方向。
数日后,刘擎和徐庶抵达襄阳。此时的襄阳,气氛空前紧张肃杀。城墙之上旌旗招展,甲士林立,数量远超平常。江面上,蔡瑁的水军战舰游弋,戒备森严。
州牧府议事大厅内,荆州各地的太守、主要将领齐聚一堂。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刘表高坐主位,面色沉静,但眼神中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威严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野心。
会议一开始,刘表便直接定下基调:董卓焚洛,国贼之首;袁术僭号,罪不容诛!此二人乃天下公敌,荆州与之势不两立!
他慷慨陈词,痛斥国贼,表明心迹,赢得了在场大部分人的附和。毕竟,无论是忠于汉室还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与董卓、袁术划清界限都是政治正确。
然而,接下来的议题,却转向了“如何应对”。
蔡瑁率先出列,声音洪亮:“董卓西遁,据守潼关,一时难图。然袁术逆贼,近在咫尺,竟敢僭号称帝,此乃自取灭亡!末将请命,愿率水陆大军,东出江夏,北击南阳,讨逆平叛,扬我荆州军威!”
他态度强硬,主张主动出击,趁袁术立足未稳,一举将其剿灭。
但蒯越却出列表示了不同意见:“德珪将军勇武可嘉。然袁术虽狂妄,其实力犹存,且新得僭号之名,麾下必有亡命之徒相随。更兼…”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据可靠情报,南阳以北之伏牛山中,似有不明势力与袁术勾结,其实力不容小觑。我军若贸然东出,恐腹背受敌。越以为,当以巩固荆襄,稳守为上。加强各处防务,尤其北境诸郡,严防死守。待袁术恶贯满盈,天下共击之,或其内部分裂,再伺机而动,方为上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