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州牧府内,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
蔡瑁一党趁机发难,声称黄祖拥兵自重,竟与贼寇勾结,意图不轨,要求立即将其撤职查办。蒯越、蒯良等人虽觉此事蹊跷,但“证据”似乎确凿,且黄祖平素骄横,人缘不佳,也难以全力为其辩护。刘表本人更是疑心病重,看到信中提及“嫁祸南阳”、“瓜分利益”等语,联想到之前曹操招揽的风声,不由得对黄祖的忠诚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尽管黄祖闻讯后暴跳如雷,连连上表自辩,斥责此乃敌人反间之计,但先入为主的怀疑已经种下。刘表最终下了一道措辞严厉的敕令,申饬黄祖“御下不严,致生疑谤”,命其“谨守营垒,不得擅启边衅”,并“彻查军中,是否有通匪之人”,同时,又“提醒”黄祖要“警惕南阳动向”,可谓左右掣肘,让黄祖憋屈不已。
邓县方向的威胁,因这一招反间计,暂时被极大地削弱了。黄祖被困在营中自查,不敢再对南阳有任何挑衅举动,反而要分心防备可能来自马遵溃兵甚至“背后”的冷箭。
然而,林凡还没来得及为南线压力的缓解而稍感轻松,一个更加爆炸性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天下,也传到了宛城:
江东小霸王孙策,因伤势过重,药石罔效,已于日前在吴郡去世!其弟孙权,在张昭、周瑜等重臣的辅佐下,继领江东基业!
孙策之死,如同一场巨大的政治地震,彻底改变了长江以南的力量格局。一个锐意北进、咄咄逼人的江东集团,瞬间转变为一个亟待内部整合、以求自保的政权。对荆州而言,来自东面的巨大威胁几乎一夜消失。
这个消息对宛城的影响是立竿见影且复杂的。
一方面,刘表最大的外患消失,其注意力必然更多地转向内部,转向他一直视为隐患的南阳。这对林凡集团而言,绝非好事。襄阳城内,蔡瑁等人势必更加积极地鼓吹“削藩”。
但另一方面,孙策之死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机会。徐庶在得知消息后,立刻向林凡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军师,孙策新丧,江东动荡,荆州东顾之忧已解。刘表虽可能更关注我等,但其麾下将士,难免产生懈怠之心,尤其东部江夏等地的防务,或会松懈。此时,若荆南零陵、桂阳等地,恰有‘山越大举寇边’或‘宗帅联兵反叛’的紧急军情传来……刘表还有多少精力,来管我南阳之事?”
林凡眼中一亮!驱虎吞狼不成,或许可以“调虎离山”!将刘表的注意力,引向遥远的荆南!
“元直兄此言大善!”林凡击节赞叹,“可令‘暗羽’在荆南散播谣言,并联络当地真正对刘表不满的宗帅,资助些许钱粮,令其闹出些动静,不必真能撼动刘表统治,只需制造足够大的声势,让襄阳方面感到头疼即可!”
然而,就在林凡准备下令实施这“荆南策”的同时,西部边境再次传来急报——监视马遵溃兵的徐凡派人送回最新消息:对峙数日后,马遵军并未强渡河流攻击黄祖,而是于昨夜突然拔营,转向东南方向,沿着荆山余脉,似乎……是朝着荆南的方向流窜而去!而黄祖军竟也未有追击之意!
这个消息,让林凡和徐庶都愣住了。
马遵要去荆南?他去荆南做什么?那里是刘表统治的薄弱环节,山岳纵横,难道他想去那里割据?还是说……这背后,有那只看不见的“第三方之手”,在引导着这一切?
马遵军的异常动向,孙策之死的巨大影响,荆南策略的初步构想,以及南北两大巨头(曹、袁)即将到来的决战阴影……诸多线索交织在一起,让宛城郡守府内的战略会议变得异常复杂和激烈。
“马遵南下荆南,若其与当地山越宗帅勾结,恐成大患,届时刘表必全力征剿,或无力北顾。”有将领乐观地认为。
“未必!若马遵在荆南坐大,刘表剿灭不力,反而可能调集包括黄祖在内的更多兵力南下去,届时我南阳压力岂不更小?”另一人反驳。
“可若荆南真个大乱,民生凋敝,亦非我等所愿见。且乱局之中,若让曹操或其他势力趁机渗透,则后果难料。”石韬表达了忧虑。
众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林凡静静地听着,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张巨大的荆州地图。马遵的动向,看似混乱,却似乎隐隐指向某个方向。孙策的死,解放了刘表的力量,却也带来了新的变数。而那只若隐若现的“第三方之手”,其目的究竟何在?
他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一个巨大的迷雾阵中,四周的景物影影绰绰,看似有路,却又步步惊心。
最终,他抬起手,止住了众人的争论。
“无论马遵意欲何为,无论刘表如何应对,无论那只幕后黑手是谁,”林凡的声音平静而坚定,“我南阳首要之事,仍是壮大自身!唯有自身强大了,才能无惧任何风雨,才能在这乱世棋局中,成为下棋之人,而非任人摆布的棋子!”
他下达了最终指令:“荆南策,暂缓实施,继续观察。当前重心,仍在于内政:春耕必须确保,新军训练必须加强,城防工事必须完善。同时,‘暗羽’需加大力度,不仅要盯紧马遵、黄祖,更要密切关注许都曹袁之争的进展,以及……江东孙权继位后的动向!”
会议结束,众人各自领命而去。林凡独自一人留在书房,窗外已是夜色深沉。
他拿起笔,想要梳理一下思绪,却发现千头万绪,难以落笔。马遵的南窜,孙策的猝死,像两颗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在不断扩大,最终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就在他凝神思索之时,书房门被轻轻敲响,亲卫在外低声道:“军师,徐庶先生去而复返,言有紧急之事。”
林凡心中一动:“快请。”
徐庶推门而入,脸上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凝重,他手中拿着一封小小的、看似普通的信函,但火漆的印记却十分特殊。
“军师,”徐庶将信函递给林凡,低声道,“这是刚刚收到的,来自……江东的密信。”
林凡瞳孔微缩。江东?在这个敏感的时刻?他接过信函,小心翼翼地拆开。
喜欢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