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沉吟片刻,眸中精光闪烁,开始下达一连串指令,声音不高,却清晰缜密,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第一,令‘暗羽’各部即刻行动,启动所有潜伏节点。重点在襄阳、江陵、乃至南郡诸城,同时散播两条流言。其一,蔡瑁为固权位,已秘密派遣心腹使者携带降表前往许都,欲献荆州千里之地于曹操,换取曹氏保其家族世代富贵。其二,张允对蔡瑁独揽大权、排斥异己心生不满,尤其不满蔡瑁可能牺牲荆州将士利益以媚曹,二人已在府中多次争吵,嫌隙日深。”
石韬闻言,眼中一亮,抚掌道:“此计大善!前一条可谓诛心之论,可极大激化蔡瑁与荆州内部那些仍心存汉室、或主张抗曹的官员将领(如刘备、以及部分仍忠于刘表的元老)的矛盾,使其内部互相猜忌,人心离散,令蔡瑲政令难出襄阳。后一条则是标准的离间之计,蔡瑁此人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张允虽为其姻亲,却非其嫡系心腹,且手握兵权,纵不完全相信此流言,也必心生芥蒂,暗中提防,难以再如臂使指,合力对外。”
“正是要乱其心,分其势。”林凡点头,语气冷峻,“第二,以主公名义,正式起草公文,行文襄阳州牧府,措辞需恭谨而立场强硬。质问蔡瑁为何封锁州牧病情消息,隔绝内外臣工探视,此举意欲何为?并‘恳请’其立即公布刘荆州真实病情,允许我等宗室及州郡臣属入府探视,以安荆州军民之心。”
刘擎在一旁郑重点头,脸上带着属于汉室宗亲的威严:“此乃堂堂正正之阳谋。他若拒绝,便是心中有鬼,坐实了擅权囚主、图谋不轨之名,天下共击之。他若同意…哼,量他现在也不敢让外人见到景升兄的真实状况!”
“第三,”林凡的手指移到地图上那个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点——新野,指尖轻轻敲击,“加派得力人手,启用最高级别的‘潜蛟’小组,加强对新野方向的监视。我要知道刘备军,尤其是诸葛亮出山之后的一切动向!刘备军近日有何变化?发布了什么新的政令?军队如何调动、操演?粮草物资如何调配?还有,那诸葛亮每日见了何人,说了何话,哪怕是他与刘备在庭中散步时的只言片语,我都要知道!事无巨细,每日一报,用最快的信道传回。”
“军师对那诸葛孔明,竟如此忌惮,评价如此之高?”石韬面露诧异,微微蹙眉。他虽久闻诸葛亮“卧龙”之名,知其为水镜先生高足,但终究是一未及而立的青年书生,未曾展露经天纬地之才,林凡如此重视,甚至有些过于谨慎了。
林凡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转身看向石韬,语气沉缓却带着极大的分量:“广元兄,你我相交日久,当知我从不妄言。切莫因年少而小觑此人。我夜观天象,推演时局,皆显示此子有经天纬地之才,神鬼莫测之机,其智计韬略,绝不在我之下,甚至在某些方面…犹有过之。他与刘备,乃是潜龙得水,困虎归山,风云际会,其势将成,不可限量!新野弹丸之地,绝非其终点。我们必须知己知彼,方能在这乱局中争得一线先机。”
一道道指令,如同无形却坚韧的丝线,从宛城郡守府这中枢神经发出,悄然编织成一张覆盖整个荆襄地区的巨大情报与谋略之网,罩向那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荆州大地。
接下来的几日,整个南阳势力如同一台精密度极高的战争机器,在林凡的居中调度与掌控下,高效而隐秘地运转起来。
文聘率军南下,果然严格按照林凡的指令,并未大张旗鼓,而是昼伏夜出,专拣偏僻山径、密林小道急速行军。遇有河流阻隔,则寻找偏僻渡口或浅滩悄然泅渡。偶有遇到小股荆州巡哨或地方乡勇盘查,便由文聘或其心腹将领出面,以“奉州牧密令,巡防汉水,肃清匪患”为由从容应对,或凭借昔日军中威望加以震慑,若遇纠缠不清者,则果断绕行,绝不纠缠。行程虽因此缓慢不少,却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行动的隐蔽性,如同暗夜中滑过水面的毒蛇,悄无声息地向目标接近。
而林凡布下的“暗局”也开始初显成效,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数颗石子,激荡起层层涟漪。
襄阳城内,关于蔡瑁欲献州降曹的流言,如同带着瘟疫的秋风,一夜之间便吹遍了各大街巷、酒楼茶肆,甚至传入了深宅大院与军营之中。这流言精准地戳中了荆州官吏、士族乃至普通军卒心中最大的恐惧与抵触情绪,引起了不小的恐慌与骚动。一些原本持中立观望态度的官员和中级将领开始私下串联,对蔡瑁下达的命令阳奉阴违,拖延执行。更有甚者,开始秘密派遣家仆心腹,携带密信前往江夏的刘琦处或新野的刘备军中,为自己预留后路。蔡瑁为此勃然大怒,连日来以“妖言惑众、扰乱民心”的罪名,处决了十数名被指认为传播流言的“奸细”,试图以血腥手段压制,然而此举非但未能平息谣言,反而更加剧了内部的紧张与对立气氛,人人自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