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立刻下令:“以最高规格,准备迎接诸葛先生!同时,将孔明先生前来襄阳、共商大计的消息,大肆宣扬出去!我要让曹操和周瑜都知道,孙刘林联盟,绝非几句流言、一点兵马调动所能撼动!”
数日后,襄阳东门外,再现盛况。林凡与刘擎依旧亲自出迎,而这一次,到来的则是羽扇纶巾、神采奕奕的诸葛亮。
没有过多的寒暄,双方一入城中,便直接进入了郡守府的密室。除了林凡、刘擎、诸葛亮,仅有徐文、庞统作陪。
“孔明先生星夜前来,凡感激不尽!”林凡率先开口,语气诚挚。
诸葛亮羽扇轻摇,神色从容:“林军师信中所言,关乎荆襄存亡,亮岂敢怠慢?曹孟德此计,名为‘助林抑孙,虚张伐刘’,实则欲令我三家自相猜忌,争斗不休,他好坐收渔利。其心可诛!”
他直接点破了核心,显示出了与林凡、庞统等人一致的判断。
“然则,看破易,破解难。”诸葛亮继续道,“周都督那边,虽暂缓兵锋,然其心难测。北面曹操,虎视眈眈。当此之时,我等三家,需拿出切实之举,巩固盟约,方能打破曹操之谋,安定了荆襄局势。”
“先生有何高见?”刘擎忍不住问道。
诸葛亮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亮有三策,或可解当前之困,亦能为未来抗曹大业,奠定基石。”
“其一,**明盟约,定疆界**。”他手指在带来的荆州舆图上划过,“以往同盟,多流于口头。今次,我等可共同签署一份《荆襄盟约》,明文规定三方势力范围,承诺互不侵犯,并建立定期的军政联席会议,共商防务。尤其要明确,汉水乃荆北内河,江东水军不得无故进入;江陵乃江东前沿,荆北亦需尊重。将此盟约昭告天下,以安民心,亦绝曹操离间之念。”
林凡眼中精光一闪,此策正合他意!以明确的条约形式固化现状,既能约束周瑜,也能安抚内部,更能向曹操展示联盟的团结。
“其二,**通有无,固根基**。”诸葛亮继续道,“荆北擅治政、工械,荆南有木材、矿产,江东则长于舟船、商贸。我等可在盟约框架下,扩大三方贸易,尤其是军械、粮草、战马等战略物资,若能互通有无,则各家实力皆可快速增长,抗曹根基方能稳固。”
庞统抚掌笑道:“妙!此乃化干戈为玉帛之上策!将对抗转化为合作,于三方皆有利!”
“其三,**联兵演,慑强敌**。”诸葛亮最后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建议,“待盟约签署后,可选一合适地点,举行一次三方联合军事演练!规模不必过大,但需精锐尽出,展示我军容,协调彼此战术。此举,一可磨合三方军队,二可向曹操炫耀武力,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三可……进一步巩固盟约,使某些心怀异志者,不敢妄动!”
联合军演!这个极具现代色彩的概念,从诸葛亮口中说出,让林凡都感到一阵惊愕与佩服。这无疑是一步妙棋,能将表面的同盟,推向一个更具实质性的阶段,其威慑力远超各自为战。
密室之内,一时寂静。所有人都被诸葛亮这环环相扣、高瞻远瞩的三策所震撼。
良久,林凡深吸一口气,郑重地向诸葛亮拱手:“先生三策,高屋建瓴,思虑周详,凡叹服!此正乃破解当前困局、奠定未来大局之良方!凡与刘镇南,无不同意!”
刘擎、徐文、庞统也纷纷表态支持。
接下来的数日,林凡、诸葛亮、徐文、庞统等人,废寝忘食地投入到《荆襄盟约》的细节磋商之中。条款逐字逐句地推敲,势力范围精确到一村一亭,义务权利规定得清清楚楚。这是一项极其繁琐却至关重要的工作。
与此同时,林凡也修书一封,将诸葛亮的三策,尤其是《荆襄盟约》与联合军演的构想,再次派人送往江陵周瑜处。他在信中诚恳地表示,此乃打破曹操阴谋、共保荆襄的最佳途径,望周都督以大局为重,前来襄阳共商,或至少派全权代表与会。
信使派出后,又是一段焦灼的等待。周瑜的态度,将最终决定这份盟约能否达成。
这一次,周瑜的回应比预想中要快。他并未亲自前来,但派来了足以代表他意志的**鲁肃**,以及那位能言善辩的**顾雍**。
鲁肃的到来,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积极信号。他在密室内,代表周瑜,原则上同意了诸葛亮的三策,但在一些具体条款上,尤其是江东水军在汉水的“通航权”以及联合军演的主导权问题上,与林凡、诸葛亮等人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谈判过程异常艰难,时常陷入僵局。但无论是林凡、诸葛亮,还是鲁肃,都保持了最大的克制与诚意,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份盟约的意义,远超出条款本身。
最终,在林凡的适度让步(允许江东商船在报备后于汉水特定航道通行)和诸葛亮的巧妙斡旋下,一份标志着孙刘林三方关系进入新阶段的《荆襄盟约》草案,终于在襄阳郡守府内初步拟定!
盟约明确了三方势力范围,规定了互不侵犯、共同抗曹的义务,建立了定期会晤机制,约定了扩大贸易与合作,并原则上同意在合适时机举行联合军事演练。
当鲁肃、顾雍代表江东,林凡、徐文代表荆北,诸葛亮代表刘备,分别在盟约草案上用印之时,密室内的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尽管这只是一份草案,还需各方主公最终确认用印,并昭告天下,但其象征意义无比巨大。它意味着,曹操郭嘉精心策划的离间之计,在林凡的巧妙应对和诸葛亮的积极斡旋下,非但没有成功,反而促成了一个更加紧密、更具实质性的同盟的诞生!
消息虽未正式公布,但那股笼罩在荆襄上空的紧张阴云,似乎已悄然散去了大半。
送走鲁肃、诸葛亮等人后,林凡独自登上城楼。春风拂面,已带暖意。
“郭奉孝,你的遗计,终究是帮我促成了一番新气象。”林凡望着浩荡东去的汉水,心中感慨,“这荆襄的和风,希望能吹得更久一些吧。”
然而,他深知,和平永远是暂时的。盟约的墨迹未干,未来的挑战,依旧遍布荆棘。
喜欢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