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水寨情况如何?”
“吕将军回报,昨夜骚扰之敌已被击退,水寨无恙,今日已加派巡逻,严防竟陵水军异动。”
一切汇报都显示,局面尽在掌控。可周瑜心中的那点疑虑,却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漾开的涟漪越来越大。他总觉得,自己似乎忽略了某个极其重要的细节。林凡……你到底在哪里?又在谋划什么?
“传令凌统,”周瑜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审慎,“暂缓总攻。先以投石、弩箭覆盖城头,进一步消耗守军。另,派出小股精锐,试探性攻击竟陵水寨,看看林凡是否藏身其中。”
他决定再等等,再观察一下。在彻底确定林凡的动向和意图之前,他不愿贸然发动最后的决战。这份源于顶尖统帅直觉的谨慎,在此刻救了他,却也给了林凡更多宝贵的时间。
隐秘水洞石屋内,林凡与顾雍的谈话已进入核心。
“顾公,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林凡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周瑜若胜,荆北并入江东,其声望权势将如日中天。届时,他要推行强干弱枝之策,整合资源,北伐曹操,首要便是理顺内部,集中权柄。吴郡诸公,家兵私产,可能保全?昔日孙伯符(孙策)雷霆手段,顾公应当记忆犹新。”
顾雍沉默不语,但端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孙策当年以凌厉手段打压江东豪族,为孙权接手奠定基础,此事始终是吴郡大族心中一根刺。周瑜虽非孙策,但其行事风格亦有相似之处。
林凡继续道:“反之,若竟陵能守住,或至少让周瑜在此碰得头破血流,无功而返。则其威望受损,北伐之议必然搁浅,江东重心将重回内部平衡与稳固。于顾公,于吴郡,乃至于荆州百姓,岂非都是一件好事?”
“守住竟陵?”顾雍终于开口,语气带着一丝嘲弄,“军师莫非以为,凭你城中那些残兵败将,还能挡住周瑜的雷霆一击?”
“正面抗衡,自是螳臂当车。”林凡坦然承认,“但战争之胜负,并非只在城墙之下。若能断其粮道,乱其军心,甚至……让其后方起火,自顾不暇呢?”
顾雍眼中精光一闪:“军师之意是……”
“我需要顾公的帮助。”林凡直视顾雍,“一,确保甘宁所部安全,并在我需要时,能成为插在周瑜身后的一把尖刀。二,提供江东境内,尤其是鄱阳、豫章一带,周瑜粮草转运、军械囤积的详细情报。三,在关键时刻,利用顾氏的影响力,在吴郡、乃至建业,制造一些……对周瑜此番劳师远征不利的舆论。”
这是极其大胆的要求,几乎等同于让顾雍及其背后的势力,直接站在了周瑜的对立面。
顾雍久久不语,石屋内只剩下泥炉上茶壶沸腾的声响。他在权衡,在计算其中的风险与收益。助林凡,风险巨大,一旦泄露,便是灭顶之灾。但若成功,则能有效遏制周瑜势力的过度膨胀,维持江东现有的权力格局,符合顾氏乃至吴郡士族的根本利益。
良久,顾雍缓缓放下茶杯,目光变得坚定:“粮草囤积舆图,稍后奉上。甘宁将军,可听军师调遣。至于舆论……”他顿了顿,“老夫只能保证,在某些时候,某些场合,会有‘有识之士’发出一些‘理性’的声音。更多的,爱莫能助。”
这已是顾雍能做出的最大承诺。林凡深知,能让这位老谋深算的士族领袖做到这一步,已属不易。
“足矣!”林凡起身,郑重拱手,“林凡,代竟陵军民,谢过顾公!”
就在林凡与顾雍达成隐秘同盟的同时,竟陵西门外,凌统按照周瑜新的指令,开始了猛烈的远程打击。巨石与弩箭如同冰雹般砸向城头,守军被迫蜷缩在掩体之后,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物理压力。邓义指挥着所剩无几的兵力,艰难地维持着防线。
而奉命试探竟陵水寨的江东小股部队,也遭到了守军异常顽强的抵抗,未能探知到任何关于林凡去向的有效信息。
柴桑城楼上,周瑜听着这些回报,心中的疑虑非但没有消除,反而愈发浓重。林凡不在西门,不在水寨,那他到底在哪里?难道真的坐困愁城,束手待毙?
他走到巨大的江夏舆图前,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竟陵的南面,那片属于江东控制的、看似平静的区域。一个荒诞却又让他脊背发凉的念头,突然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林凡,会不会根本就没有坐守孤城?他会不会……已经不在竟陵了?!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再也无法遏制。周瑜猛地转身,对侍从厉声道:“传令!加派斥候,严密搜索竟陵城南至长江沿岸所有区域!尤其是那些易于藏匿的芦苇荡、废弃村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一定要给我找出林凡的下落!”
他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过于关注竟陵这座城池本身,而忽略了林凡这个人!如果林凡真的金蝉脱壳,潜入了江东腹地……那后果,不堪设想!
风雨欲来,暗流已然化为惊涛。林凡的孤注一掷,顾雍的暗中助力,与周瑜骤然升起的警觉,在这荆楚大地的棋盘上,再次碰撞出足以决定无数人命运的火花。
喜欢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