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普猛地抬头,眼中血丝密布!军心,已经开始溃散了!周瑜的毒计,正在生效!
他死死攥着林凡那封信,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降曹?他程德谋宁死不为!投林凡?与叛贼何异?更是自绝于江东!可是,留在原地,等待他的,只有周瑜一步步收紧的绞索和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绝路!眼前似乎全是绝路!
柴桑,都督府。
周瑜站在暖阁窗前,看着窗外纷扬的雪花,脸色并不好看。宛城久攻不克,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高顺和张绣的顽强,让曹操这头猛虎被牢牢拖在了荆北,这固然符合他“坐观成败”的战略,但也意味着林凡和刘备的力量,比他预想的要坚韧。这并非全然是好消息。
更让他心烦的是来自吴县的消息。他散布的流言和制造的“证据”,似乎并未能立刻压垮程普,那老家伙竟然还在苦苦支撑。而张昭等人送来的、关于蒋干与“靖安司”接触的“匿名”举报,更是像一根刺,扎得他很不舒服。虽然他自信能够掌控“靖安司”,但这种被人在暗处窥视、甚至反将一军的感觉,让他极其恼火。
“林凡……是你搞的鬼吧?”周瑜低声自语,眼中寒光闪烁。只有林凡,才有动机和能力,在这个时间点,抛出这些东西来搅浑水,试图保住程普那颗棋子。
“都督,”吕蒙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蒋干先生再次请求拜见,言有要事相商。另外……‘靖安司’报,程普军中有异动,部分将领似有不稳迹象,程普本人近日闭门不出,情绪似乎……异常低落。”
周瑜转过身,脸上恢复了一贯的冷静:“告诉子翼兄,风雪阻路,不便相见,若有要事,可书信往来。至于程普……”他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传令给我们在吴县的人,再加一把火。把他那个不成器的侄子程咨,与山越部落之前那些不清不楚的交易往来,‘不小心’泄露给张昭的人知道。记住,要做得像是内部倾轧,被人揭发出来的。”
他要彻底坐实程普“通敌”的罪名,让这老家伙百口莫辩!只要罪名坐实,即便暂时动不了他,也能彻底瓦解其军心,让其沦为孤家寡人,届时是杀是囚,皆在他一念之间!
“那……宛城那边?”吕蒙问道。
“不必理会。”周瑜淡淡道,“告诉曹操的使者,我军正在积极筹备,然江防重任,不敢轻动,需待良机。让他们……继续攻城便是。”
他就是要让林凡和曹操都在流血,流得越多越好!
就在周瑜准备对程普发出致命一击的同时,吴县,程普大营,中军大帐内。
炭盆的火苗愈发微弱,仿佛随时都会熄灭。程普仿佛在这一夜间彻底老去,鬓角的白发在昏暗的光线下格外刺眼。他面前摊开着一幅江东旧舆图,那是当年跟随孙策平定江东时所用的,上面还残留着一些早已黯淡的血迹和年轻的孙策意气风发的批注。
他的手指颤抖着,抚过地图上的一个个熟悉的地名,吴郡、会稽、丹阳、豫章……这是他为之奋战了大半生的基业啊!
程咨静静地站在他身后,看着父亲佝偻的背影,虎目含泪,却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良久,程普猛地抬起头,眼中不再是迷茫与悲愤,而是燃烧着一种近乎绝望的、最后的决绝!他不能降曹,不能投林,更不能坐以待毙,让周瑜的奸计得逞,让孙氏基业毁于内斗!
他必须做点什么!为了他自己,更为了这江东!
他一把抓过案几上的笔,铺开绢布,因激动而手腕颤抖,墨迹都有些淋漓。他奋笔疾书,不是写给周瑜,也不是写给孙权,更不是写给林凡!
信的开头,赫然是——“伯符(孙策)吾侄,英灵在天,可曾安否?”
这是一封写给早已逝去的孙策的绝笔信!信中,他痛陈周瑜专权跋扈、排除异己、不惜勾结外敌(暗示蒋干之事)、动摇国本!陈述自己身受三世厚恩,却被逼至绝境,百口莫辩!他表明心迹,宁死不叛,但若含冤而死,则江东危矣!他恳请孙策英灵,保佑其弟孙权,能明辨忠奸,勿使奸臣误国……
这封信,字字血泪,句句诛心!写罢,程普已是老泪纵横。他将信用火漆密封,递给程咨。
“咨儿!”程普的声音嘶哑而凝重,“此信,你想办法,绕过所有眼线,务必……务必亲手交到吴侯(孙权)手中!记住,是亲手!若……若事不可为,便毁了它,绝不能落入周瑜之手!”
程咨接过那封沉甸甸的、仿佛带着父亲生命重量的信,重重磕头,泪流满面:“父亲!孩儿……孩儿誓死完成任务!”
“去吧……”程普挥了挥手,仿佛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颓然坐倒在胡床上,闭上了眼睛。
程咨将信小心翼翼贴身藏好,最后看了一眼仿佛瞬间油尽灯枯的父亲,猛地转身,决绝地冲入了帐外的风雪之中。
他不知道这封信能否送到孙权手中,更不知道即便送到,能否改变什么。但他知道,这是父亲在绝境中,为江东,为孙氏,发出的最后一声悲鸣与警示。
风雪更急了,掩盖了足迹,也掩盖了无声的厮杀与即将到来的风暴。
喜欢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