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在冬日的薄暮下,愈发显得浩渺而沉静。江北,曹军水陆寨垒相连,旌旗蔽空,舳舻千里,那冲霄的肃杀之气,似乎连江水都为之凝滞。江南,赤壁、乌林一线,江东水军战船依着水势地形,结成严密的防御阵型,虽数量远逊,却如磐石,透着一股不容侵犯的凛然。
周瑜站在赤壁主寨的了望台上,江风猎猎,吹动他猩红的披风。他望着对岸那几乎望不到边的曹军营寨,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唯有那双凤眸深处,燃烧着冷静的火焰。凌统的五千援军已然抵达夏口,与刘备军汇合,这并未让他感到多少安心,反而更觉肩上压力沉重。他知道,自己已被林凡和诸葛亮,还有那北方的巨兽,共同推到了这场决定天下命运大战的最前沿。
“都督,曹军水寨防御森严,巡逻严密,尤其是那些新降的荆州水军战船,被布置在外围,蔡瑁、张允二人颇为卖力。”吕蒙站在他身后,低声禀报着连日侦察的结果。
周瑜微微颔首,目光依旧锁定对岸:“蔡瑁、张允……荆州水师根基,尽在此二人之手。若能除此二人,曹军水师如断一臂。”
吕蒙眼中闪过一丝狠色:“末将愿率死士,趁夜渡江,行刺此二獠!”
周瑜缓缓摇头:“刺杀?太过行险,亦难竟全功。曹操生性多疑,若能令其自断臂膀,方为上策。”
他心中已然有了一个模糊的计划,需要一把钥匙,一个能让他计策完美实施的契机。而这把钥匙,他似乎看到了。
“听闻曹操帐下有一谋士,名唤蒋干,与我有旧,且其人性矜好名,急于立功?”周瑜忽然问道。
吕蒙一愣,不明所以:“确有此人,此前曾在柴桑滞留多日,游说都督未果。”
周瑜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派人散出消息,言我近日因军务繁忙,忧思过甚,旧疾复发,卧榻难起,军中事务暂由子敬(鲁肃)与诸位将军共议。记住,要做得逼真,尤其……要让对岸的蒋子翼,‘偶然’得知。”
吕蒙虽不解其深意,但仍躬身领命:“诺!”
江北,曹军水寨,中军大帐。
曹操身着锦袍,凭几而坐,手中把玩着一枚玉如意,听着麾下文武的汇报。宛城大胜的余威尚在,但他眉宇间却并无多少喜色。荆北虽下,然林凡、刘备退守江夏、竟陵,依仗水网与城防,顽抗之意明显。更让他心烦的是,江东周瑜竟真的出兵了,虽然只是前锋抵达夏口,但其态度已明,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南下的难度。
“……丞相,据探马回报,周瑜小儿似在赤壁染病,军中事务交由鲁肃等人处理,此或为我军破敌良机!”一名将领出列奏道。
曹操尚未开口,坐在下首的蒋干却眼睛一亮,起身拱手道:“丞相!周瑜染病,此天赐良机也!干与周瑜有同窗之谊,愿凭三寸不烂之舌,过江说其来降!纵其不降,亦可探听江东虚实!”
曹操瞥了蒋干一眼,他对这个好大言、却屡屡无功而返的谋士并无太多好感,但眼下局势胶着,任何可能的机会都不应放过。他沉吟片刻,道:“子翼既有此心,便去一试。若能说降周瑜,当记你首功!”
蒋干大喜过望,连忙拜谢。
一旁沉默不语的贾诩,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却并未出言阻止。他总觉得周瑜病得太过“巧合”,但并无证据,只能静观其变。
是夜,蒋干只带两名童子,乘一叶扁舟,悄然渡江,直奔赤壁江东水寨而去。
赤壁,周瑜寝帐。
帐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草味,周瑜拥被半坐于榻上,脸色刻意营造出几分苍白与憔悴,偶尔发出一两声压抑的咳嗽。鲁肃、吕蒙、凌统等数名核心将领皆侍立帐中,面色“凝重”。
蒋干被引入帐内,看到周瑜这般模样,心中先信了三分,脸上却做出关切之色:“公瑾!一别经年,何故憔悴至此?”
周瑜“挣扎”着想要起身,却又“无力”地躺了回去,声音“虚弱”道:“子翼兄……恕瑜不能全礼。偶染小恙,无妨……只是军务繁忙,不得静养,故而迁延……”他话语断续,更添几分病重之感。
两人叙了几句旧情,蒋干便迫不及待地将话题引向劝降。他口若悬河,再次陈述曹操之威势,许诺高官厚禄,言下之意,若周瑜不降,江东覆灭在即。
周瑜静静听着,待蒋干说完,他忽然剧烈咳嗽起来,鲁肃连忙上前为他抚背。周瑜摆了摆手,对蒋干叹道:“子翼兄好意,瑜心领。然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又“疲惫”地闭上双眼。
这番话,既表明了绝不背弃孙权的立场,又暗中捧了蒋干一句,将其比作苏秦、张仪之类的说客。
蒋干见周瑜意志坚定,知道劝降无望,不由有些气沮。但他此行也不能空手而回,便转而说道:“公瑾既执意如此,干亦不便多言。只是……眼见故人病重,于心何忍?公瑾需好生休养,万不可再为俗务烦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