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城头的旌旗已然换上了“刘”字大纛,在冬日微风中猎猎作响。然而,这座荆襄重镇的易主,并未带来预期的安宁,反而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迭起的波澜。城府深处,刘备眉宇间的忧色并未因占据坚城而消减,他手中摩挲着周瑜那封措辞强硬的文书,仿佛能感受到字里行间透出的冰冷锋芒。
“云长、翼德夺城之功,将士用命之劳,备岂敢或忘?”刘备放下绢帛,看向堂下端坐的诸葛亮,语气带着一丝疲惫,“然周公瑾以此为由,斥我擅专,逼问南郡归属……如之奈何?”
诸葛亮羽扇轻摇,神色从容依旧:“主公,周郎此乃阳谋。他携赤壁新胜之威,以‘尊奉朝廷’、‘维护荆州旧制’为名,行打压我军之实。其心昭然,欲使我军困守江夏一隅,不得伸展。”
“那便打回去!”张飞环眼圆睁,声若洪雷,“江陵是俺们打下来的,凭什么听他周瑜小儿聒噪!”
关羽丹凤眼微眯,抚须冷声道:“三弟稍安。周瑜水军虽受创,然根基犹在,陆战亦非弱者。此时与之冲突,恐两败俱伤,徒令曹操与林凡得利。”
“云长所言甚是。”诸葛亮接口道,“周瑜之所以敢如此逼迫,便是料定我军不敢轻易开启战端。然,我亦有其忌惮之处。”他羽扇指向舆图,“其一,北有曹操,虽败未死,其恨周瑜入骨,若周瑜全力西进,曹操必袭其后。其二,东有林凡,此人态度暧昧,坐拥竟陵、新野,兵精粮足,若将其推向周瑜,于我大为不利。其三,亦是关键,”诸葛亮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这南郡,乃至荆州,并非无主之地,更非他周瑜可一言而决!”
刘备精神一振:“军师之意是?”
“刘琦公子!”诸葛亮语气笃定,“琦公子乃景升公(刘表)嫡长子,名正言顺的荆州继承人。主公可即刻上表,奏请朝廷(指许都汉廷,亦是做给天下人看),言明为保荆州安宁,暂代琦公子管理南郡军政,待琦公子身体康健,再行归政。同时,以琦公子名义,大肆任命荆州本土贤能为官,安抚士族,收取民心。”
他顿了顿,眼中精光一闪:“如此,我等占着大义名分,行代管之实。周瑜若再相逼,便是欺凌汉室宗亲,干涉荆州内政,失道寡助!届时,不仅荆州士民不服,恐连江东内部,亦会有不同之声。”
“好!便依军师之言!”刘备拍案而定,心中豁然开朗。他立刻下令,以刘琦名义发布安民告示,并着手擢升如马良、伊籍等一批亲善己方或有才干的荆州本土士人,同时,将关羽、张飞等心腹将领安插至南郡各军事要隘。
就在刘备于江陵紧锣密鼓地巩固势力、与周瑜展开政治博弈的同时,竟陵城外的官道上,几辆看似普通的马车,在数十名精悍护卫的簇拥下,悄然驶入了城门。车队并未引起太多注意,径直去往了城中一处并不起眼,但守卫森严的别院。
别院书房内,炭火噼啪。林凡亲自为风尘仆仆的墨衡斟上一杯热茶。
“先生此行辛苦。”林凡看着墨衡眼中难以掩饰的疲惫,语气诚挚。
墨衡拱手,脸上却带着一丝振奋:“为军师效力,不敢言苦。幸不辱命,蔡勋、蒯良等人,已然心动。”
他详细汇报了此次秘密联络荆州士族的成果。蔡瑁、张允被杀,其家族对曹操恨之入骨,但同样对趁势而入、根基浅薄的刘备和周瑜缺乏信任与好感。林凡抛出的“保境安民”、“荆人治荆”的口号,以及愿意为其“主持公道”的暗示,恰好击中了这些地头蛇内心最敏感脆弱的地方。
“蔡勋表示,若军师能设法牵制周瑜,勿使其全力西顾,他愿联络旧部,在南郡内部制造些许‘麻烦’,让刘备无法顺利消化此地。”墨衡压低声音,“蒯良则更为谨慎,只言若局势有变,愿为军师与荆州士林之间,居中斡旋。”
林凡点了点头,这些老牌士族,不见兔子不撒鹰,能表露此等态度,已属难得。“足够了。有他们这股暗流在,刘备和周瑜就别想舒舒服服地掌控南郡。”他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股暗流,适时地变成惊涛骇浪。”
“另外,”墨衡从怀中取出一封火漆密信,“这是庞统庞士元给军师的回信。”
林凡接过,拆开一看,信中并无多少客套,字迹狂放不羁,只有寥寥数语:“木秀于林,风非不摧,乃待其时。君既邀凤,可备梧桐?亮(诸葛亮)在彼,吾往何为?”
林凡看着这封信,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庞统果然狂傲,他直接点明了林凡目前势力虽显眼但根基尚浅(木秀于林),质疑林凡能否提供足够他施展才华的舞台(可备梧桐?),更直言有诸葛亮在刘备处,他去了也难以出头(吾往何为?)。
“好一个庞士元,眼光毒辣,性子也够直。”林凡将信递给墨衡,“他这是在待价而沽,也在试探我的器量与野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