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襄的冬日,难得地露出了几分晴意,阳光洒在竟陵城头,却难以驱散弥漫在空气里的凝重与躁动。赤壁那把烧塌了曹操野心的烈火,余烬尚未完全冷却,另一场关乎未来格局的暗火,已在无声处点燃。
林凡负手立于城楼,远眺东南。那里是赤壁,是周瑜生死未卜之地,也是甘宁命运悬于一线之所。庞统侍立一旁,其貌不扬的脸上,此刻也收敛了平日的狂傲,唯有目光灼灼,透着计策推行至关键处的专注与审慎。
“士元,”林凡缓缓开口,声音平静,“伊籍先生,该到地方了吧?”
庞统掐指算了算行程,点头道:“按日程,应是到了。此刻,想必已与甘兴霸接上头了。成败……就在此一举。”
林凡微微颔首,不再多言。他深知,伊籍此行,风险极大。鲁肃虽性厚,却非愚钝,在周瑜病重、内部不稳的敏感时刻,对甘宁这等“嫌疑”重将的监控,定然严密。一旦事泄,不仅甘宁性命难保,伊籍亦恐遭不测,更将彻底激化与江东的矛盾。
然而,收益与风险并存。若能得甘宁这员精通水战的猛将及其麾下那些历经战火洗礼的部众,竟陵便将真正拥有在长江之上与各方周旋的资本,不再仅仅是倚仗地利固守的陆上势力。这对他“问鼎之基”的构筑,至关重要。
“江北有消息吗?”林凡转而问道,目光投向北方。
“曹操已退回许都,忙于稳定内部,清算异己,短期内应无力南顾。”徐庶上前一步答道,“然,据‘暗羽’探知,其麾下谋士司马懿、刘晔等人,已开始着手重整水军,于淮水、巢湖一带征集船工木料,其意不言自明。”
北方的巨兽只是在舔舐伤口,獠牙依旧锋利。
林凡默然。他知道,赤壁之胜,只是打断了曹操速胜的节奏,并未伤其根本。留给他在荆襄整合力量、稳固根基的时间,并不会太多。
赤壁,江东水军大营。
昔日威严肃穆的中军大帐,此刻被一股压抑的悲凉与焦虑笼罩。浓重的药味挥之不去,医官进出皆面带难色。周瑜躺在榻上,面色金纸,气息微弱游丝,偶尔从昏迷中短暂苏醒,眼神亦是一片涣散,口中断续吐出的,仍是“进攻……江陵……甘宁……”等模糊不清的词语,随即便又陷入更深的昏沉。
鲁肃守在榻边,眼窝深陷,满脸疲惫。他不仅要忧心周瑜的病情,更要应对因主帅倒下而骤然凸显的内部矛盾。凌统等少壮派将领屡次请战,要求严惩“叛逆”甘宁,声音一次比一次激愤。而以韩当、程普旧部为代表的一部分老将,则对周瑜病倒前近乎疯狂的决断心存余悸,更对鲁肃的“软弱”处置表示不满,认为当务之急是稳住局势,而非贸然树敌内斗。
甘宁,则被变相软禁在自己的营帐内,帐外守卫皆是鲁肃亲信。他如同困于笼中的猛虎,焦躁、愤怒,却又无可奈何。伊籍的悄然到访,正是在这种山雨欲来的氛围中,如同一点星火,落在了这片干燥的草原上。
是夜,伊籍凭借其荆州名士的身份与往日和甘宁的些许交情,以“探访故友、议论诗文”为名,通过了层层盘查,终于见到了形容憔悴、眼神却依旧桀骜的甘宁。
屏退左右(虽仍有耳目在远处监视),伊籍并未过多寒暄,直接取出了庞统那封措辞直指人心、利弊分析得淋漓尽致的亲笔信。
甘宁借着昏暗的灯火,快速浏览着信上的内容。信中没有空泛的大义,只有冰冷的现实与赤裸裸的诱惑。庞统毫不客气地指出了他在江东已然失势、前途黯淡的处境,点明鲁肃的“保全”实为“圈禁”,周瑜若亡,他甘宁必成替罪羔羊;周瑜若生,以其睚眦必报的性格,也绝无他容身之地。反之,若投竟陵,林凡愿以水军都督之位相待,独领一军,权柄自专,更可一展抱负,不必再仰人鼻息……
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甘宁心头。他握着信纸的手,微微颤抖,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脸上的神色变幻不定,愤怒、不甘、挣扎、以及一丝对信中描绘的那份“独领一军”、“权柄自专”的向往,交织在一起。
“兴霸将军,”伊籍压低声音,语气恳切,“林军师求贤若渴,常言将军乃水上蛟龙,岂能久困浅滩?竟陵虽暂不及江东基业雄厚,然上下一心,朝气蓬勃,正需将军这等豪杰共同开拓!将军难道愿就此沉沦,甚至……身首异处,徒留污名吗?”
甘宁猛地抬头,眼中血丝密布,死死盯着伊籍,喉结上下滚动,却半晌发不出一个音来。帐内,只剩下他粗重的喘息声,以及帐外寒风吹动旗帜的猎猎作响。
就在甘宁于赤壁营中天人交战之际,一骑快马携带着鲁肃的紧急密报,冲入了吴县侯府。
孙权看罢密报,脸色瞬间阴沉如水。密报中,鲁肃详细陈述了周瑜病危、军心不稳、以及甘宁之事引发的内部纷争。
“公瑾……”孙权放下密报,走到窗前,望着院中萧瑟的冬景,久久不语。他对周瑜,感情极为复杂。既有倚仗其才能扫平祸乱的依赖,亦有对其权势过重、难以驾驭的隐忧。如今周瑜骤然倒下,他心中除了悲痛,竟也隐隐有一丝……如释重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