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轻关津之税,通天下商旅”**。林凡下令,大幅降低竟陵势力范围内所有关津、渡口的通行税,过往商旅,无论规模大小,只抽取极低比例的定额税,并张榜公布税额,严禁税吏层层盘剥、巧立名目。同时,严厉打击境内盗匪,保障商路安全。墨衡麾下的“暗羽”,除了对外情报工作,也肩负起对内部吏治、特别是税吏的暗中监察之责。
第二,**“立市集之便,聚四方之货”**。在竟陵城西,依托水陆码头,划出大片专地,建立官营市集。修建统一的仓库、货栈,提供相对安全的住宿与餐饮服务,并设立官方的市吏,负责维持秩序、公平度量衡、调解纠纷。旨在为四方商贾提供一个稳定、便捷、安全的交易平台。
第三,**“组官民之队,行互补之贸”**。由官府牵头,联合部分有实力、信誉好的本地大商户,组建数支规模较大的官方商队。这些商队由墨衡麾下挑选出的精明可靠、熟悉各地风情之人担任领队和保护力量,携竟陵及其周边地区出产的粮食、腌鱼、漆器、桐油,以及由林凡引入一些超越时代理念(如简易轴承、改良织机等)指导工匠改良的农具、日用器物,主动北上南阳、颍川,西入益州,东下江东。目的不仅是赚钱,更是为了换回竟陵急需的铁矿、生铁、牛马、皮革、布匹、食盐等战略与民生物资。
这一系列政策,如同为一条淤塞已久的大动脉进行了彻底的疏通。商业的活力,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迸发出来。最初,是一些消息灵通、胆大精明的行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竟陵。他们惊喜地发现,此地不仅税轻,而且吏治清明,市集管理有序,治安良好,货物周转极快。口碑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传十,十传百,很快,竟陵城西的新市集便变得人声鼎沸,车马塞途。天南地北的口音此起彼伏,吴侬软语、蜀中官话、北方腔调交织在一起,喧闹而富有生机。
来自江东的精致丝绸、雪白的吴盐,来自益州的华美蜀锦、珍贵的井盐,来自北方的毛皮、健壮的牲畜,乃至来自更南方交州的珍珠、犀角、象牙等珍奇异物,都开始在这里出现、交易。而竟陵出产的优质粮食、风味独特的腌鱼、以及那些设计巧妙、结实耐用的新式农具和日用器物,也因其物美价廉,迅速打开了销路,成为许多商队争相采购的紧俏商品。
市集的繁荣,带来了稳定且持续增长的低税率税收,这成为了竟陵府库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远胜于过去杀鸡取卵式的高额盘剥。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活跃了竟陵的经济,刺激了本地手工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了更多工匠来此定居,使得竟陵势力范围内所需的各类物资得到了有效而廉价的补充。竟陵城,正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战争的创伤与边地的荒凉,变得人流如织,店铺林立,充满了繁华而富有生气的活力。
这一日,天朗气清,林凡在徐庶、庞统的陪同下,未摆仪仗,只带了少数亲卫,微服巡视竟陵城外的屯田区与新市集。
田野间,禾苗已长至半膝高,绿浪翻滚,长势茁壮。许多农夫正在田间进行薅草、施肥等田间管理,见到林凡这一行虽衣着普通但气度不凡的人马,农人们虽不认识,却也猜到是城中贵人,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恭敬地站在田埂旁行礼。他们的脸上虽带着日晒雨淋的沧桑与劳作后的疲惫,但眼神中却有着久违的踏实与对未来的期盼。
“元直,辛苦了。”林凡驻足田头,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泥土和禾苗清香的空气,由衷说道,“民心思定,则根基可固。能让这些饱经离乱的百姓,重新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安身立命之所,此功,更胜攻城略地。”
徐庶谦逊地拱手,答道:“此乃庶分内之责,更是主公方略得当,信重有加。若非主公力主‘内修政理’,倾注大量资源,并顶住短期内军事上可能无所作为的压力,庶即便有苏张之舌、管萧之才,亦难为无米之炊。如今见百姓安居,田野复绿,庶心甚慰。”
庞统在一旁摇着他那标志性的蒲扇,嘿嘿笑道:“元直兄何必过谦。你这田垄沟渠,商旅市集,看似繁琐细碎,不及沙场决胜来得痛快,实乃争霸天下最坚实的基石。无此根基,纵有百万雄兵,亦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观此田野生机,市井繁华之景象,统对主公之宏图大业,信心更足矣。假以时日,竟陵必成荆襄之心腹,天下瞩目之重镇!”
三人信步而行,很快便来到了城西的新市集。但见这里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车马辚辚,人流摩肩接踵,各种口音的吆喝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空气中混合着药材、香料、皮革、牲畜等各种各样的气味。一间新开的、颇具规模的酒肆外,甚至还有几个高鼻深目的胡商,在铺着毛毯的摊位上,热情地向路人推销着来自西域的葡萄干、核桃等干果,引来不少好奇的民众围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