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典型的妥协方案,试图在林凡与刘备的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承认了竟陵对沙摩柯的控制和部分财税权,又保留了刘备在郡治和郡兵中的影响力,避免了武陵的彻底分裂。
庞统听完,并未立刻回答,而是用手指蘸了茶水,在案几上轻轻划动,似乎在计算权衡。
关羽忍不住开口道:“孔明此议,已是极大让步!庞士元,莫要得寸进尺!”
庞统抬起头,嘿嘿一笑,看向诸葛亮:“孔明兄果然思虑周详,此议……倒也并非不可接受。”
他话未说死,显然还有后文。
“只是,”庞统果然继续说道,“空口无凭。需立下文书,将今日所议各项,明明白白写下,由我两家用印,呈报琦公子备案,公告武陵上下,以示信守。此外,我竟陵商队在武陵境内行商,需享最惠之待遇,关津不得刁难。”
这最后一条,是为竟陵的经济渗透打开方便之门。
诸葛亮与关羽交换了一个眼神,微微颔首。他知道,这已是当前形势下能为刘备争取到的最好条件。强行吞并武陵已不可能,不如稳住基本盘,拿到太守名分,再图后计。
“可。”诸葛亮吐出两个字,一锤定音。
一场决定武陵未来格局的谈判,就在这军帐之中,寥寥数语间达成了初步妥协。没有刀光剑影,其凶险与激烈,却更胜战场。
文书由双方随行的书记官共同拟定,条款细致,权责分明。庞统与诸葛亮分别代表竟陵与江陵用了印。关羽虽面色不悦,却也在一旁副署。
当墨迹干透,庞统将一份文书副本收入袖中,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孔明兄,云长将军,但愿自此以后,武陵能真正安宁,我两家亦能如约相助,共御外侮。”
诸葛亮拱手道:“自然。同盟之谊,重于泰山。”
送走关羽与诸葛亮,魏延忍不住问道:“军师,我们为何不争那太守之位?反倒让予刘备?”
庞统悠然道:“文长,争那名分作甚?金旋前车之鉴不远,一个被架空、被敌视的太守,不过是泥塑木偶,徒惹麻烦。如今,我们手握沙摩柯这把利刃,控制部分财源与军权,影响力已深入武陵肌理。刘备得了虚名,却要承担治理之责、应对各方矛盾。看似我们让步,实则……这武陵,已有一半姓林了。更何况,”他顿了顿,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经此一事,刘备与孙权之间,因这武陵归属产生的裂痕,只怕更深了。这才是于主公大业最有利之处。”
魏延、甘宁闻言,恍然大悟,对庞统的深谋远虑更是钦佩。
临沅城头,依旧飘扬着“关”字大旗,但城下暗流涌动的格局,已然重塑。林凡的势力,通过这番精妙的利益置换,终于将触角稳稳地探入了荆南腹地,为其后的“南拓”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第一步。
喜欢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