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曰,离间。于孙权处,散播刘备欲独吞荆州、林凡乃心腹之患之谣言;于刘备处,散播孙权欲削弱其权、林凡乃背信小人之间隙;于林凡处,则散播孙、刘欲联手除之后快之言论,更可借武陵之事,加深其与刘备之怨。总之,令其三方,互不信任,互相提防!”
“二曰,收买。重点在于各方中下层官吏、军中将领、乃至地方豪强。许以高官厚禄,金银财帛,诱其叛主来投,或为其内应。尤其林凡麾下,新附者众,良莠不齐,更易下手。若能使竟陵内部分裂,或令其麾下大将如甘宁、魏延等生出异心,则事半功倍!”
“三曰,刺探。深入其腹地,探听军政机密,兵力部署,人事变动,钱粮储备。知己知彼,方能伺机而动,或为其内部矛盾,添上最后一把火!”
司马懿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平静无波,却透着一股深入骨髓的阴冷与精准。他不仅指出了对手的弱点,更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极具操作性的方案。
荀彧微微蹙眉,似乎对这等阴损手段有些不以为然,但并未出言反对。程昱则是眼中放光,连连点头。贾诩依旧沉默,但看向司马懿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深意。
曹操抚掌大笑,笑声中带着一丝快意与狰狞:“好!好一个‘因势利导,攻心为上’!好一个‘校事府’!仲达此策,深得孤心!便依你之言!”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司马懿:“即日起,便由你出任校事府主事,秩比二千石!孤予你全权,一应人员、资金,优先调配!朝中各部,需全力配合!孤只要结果——要那荆南之地,鸡犬不宁,烽烟四起!”
“臣,领命!必不负丞相重托!”司马懿深深一揖,垂下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野望与厉色。
得了曹操的全力支持与授权,司马懿如同被解开了束缚的凶兽,开始以惊人的效率与冷酷,搭建起“校事府”这台庞大的阴谋机器。
他并未选择在司空府或显眼官署办公,而是将校事府的总枢,设在了许都城内一处看似普通、实则戒备森严、暗道密布的大宅深处。此地原是一获罪权贵的府邸,被曹操秘密赐予司马懿使用。
司马懿首先着手的是人员的甄选与招募。他摒弃了传统的选官标准,不论出身,只问能力与忠诚(或可控)。大量身份复杂、身怀异术之人被网罗进来:有精通各地方言、善于伪装的游侠儿;有混迹市井、消息灵通的落魄文人;有擅长伪造文书、模仿笔迹的工匠;甚至还有精于用毒、刺杀的死士。他将这些人分为“风、林、火、山”四组:
“风组”负责情报搜集与传递,如同无形的触角,伸向四面八方。
“林组”负责潜伏与策反,需长期扎根目标势力内部。
“火组”负责散布流言、制造事端,乃是点燃矛盾的火种。
“山组”则是由最精锐、最忠诚人员组成的行动组,负责护卫、刺杀、破坏等硬性任务。
资金如同流水般从丞相府拨付过来,又被司马懿毫不吝啬地投入到细作的培训、装备与活动中。他亲自制定了一套严密的联络密码、应急措施与奖惩制度,确保这张大网既能有效运作,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
与此同时,针对荆襄地区的具体行动计划,也在司马懿的案头迅速成型。
他召来了负责荆襄方向的“林组”头目,一个面色蜡黄、看似病怏怏的中年文士,名为董昭(此董昭非曹操麾下那个着名谋士,乃司马懿招募的同名之人)。
“董昭,荆南乃重中之重,尤其是那竟陵林凡。”司马懿的声音在幽暗的密室中显得格外清晰,“林凡倚仗者,无非内政之稳与军力之强。你此去,首要目标,便是破坏其根基!”
他详细指示:“其一,针对其‘新政’。可收买或胁迫其境内不得志之胥吏、豪强,暗中抵制新政,或于执行时阳奉阴违,制造民怨。尤其那‘均平赋役令’,触及豪强利益,正是可趁之机。设法挑起其境内豪强与官府的冲突。”
“其二,针对其人才招揽。散播谣言,言林凡乃‘幸进之辈’,‘重用寒门,排斥士族’,‘有代汉之野心’,令那些观望的荆襄名士对其望而却步。同时,设法在其已投效的文臣武将中制造隔阂,例如,可令徐庶、庞统门下之人互相攻讦,或散布甘宁、魏延功高震主之谣言。”
“其三,也是目前最紧要之处,”司马懿目光冰冷,“便是利用好武陵这个火药桶。刘备与林凡虽表面妥协,然利益交割,必有龃龉。你要加大力度,在双方军中、以及武陵士民中散播对方欲撕毁协议、独吞武陵之言论。尤其是关于沙摩柯及其无当飞军的归属问题,可大做文章,令刘备感到威胁,令林凡觉得刘备欲夺其利!”
董昭默默记下,低声问道:“主事,若……若有机会,是否可以对林凡或其麾下核心人物,进行……”他做了一个抹喉的手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