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都吹出的阴风,掠过竟陵坚固的城防与凝聚的人心,未能造成预期的瓦解,却并未停歇,而是打着旋,更为猛烈地灌入了江陵与建业之间那本就并不牢固的联盟缝隙之中。
林凡在竟陵以坦诚与铁腕稳定了内部,但孙权与刘备之间的信任基石,却在司马懿精心编织的流言与双方固有矛盾的共同侵蚀下,发出了令人不安的龟裂声。
建业,吴侯府。书房内熏香袅袅,却驱不散孙权眉宇间那越聚越浓的阴郁。他手中拿着一份来自荆南的密报,以及鲁肃关于近期江北曹军异动(实为曹操故意制造的疑兵)的分析。两份文书并置案头,让他心中那架天平剧烈地摇摆着。
“刘备……林凡……”孙权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周瑜逝世后,他独掌大权,虽重用鲁肃,但内心深处那份因年轻(相较于曹操、刘备)而生的不自信,以及对麾下派系林立的担忧,让他对外部局势的变化格外敏感。
“主公。”吕蒙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得到许可后,他大步走入,一身戎装带着江风的湿气。
“子明来了,坐。”孙权指了指旁边的坐榻,“江防情况如何?”
“回主公,沿江哨探回报,江北曹军确有零星船队活动,但规模不大,似是例行巡弋。然其营寨旌旗变换频繁,虚实难测。”吕蒙沉声汇报,随即话锋一转,“倒是荆南方面,近日颇不平静。”
“哦?”孙权抬眼,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据探,刘备自取得武陵太守名分后,并未安于现状。其麾下关羽,在临沅不断加固城防,整合郡兵,更有迹象显示,其正暗中与武陵本地豪强习珍、樊胄等人往来密切。而竟陵林凡,虽表面遵守协议,但其水军巡弋范围已触及洞庭湖口,陆上‘无当飞军’于五溪之地活动频繁,其势日涨。”吕蒙的话语中带着明显的警惕,“流言虽不可尽信,然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刘备、林凡,皆非池中之物,其志恐不在小。我江东若一味强调同盟,恐养虎为患。”
孙权沉默着,吕蒙的话,正好说中了他内心最深处的忧虑。鲁肃主张维持联盟,共抗曹操,这固然是大局。但刘备的扩张,林凡的崛起,都让他感到如芒在背。尤其是林凡,其发展速度太快,手段太过灵活,让他这个继承父兄基业的主君,都感到一丝难以言喻的压力。
“子敬(鲁肃)之意,仍是联刘抗曹为主。”孙权缓缓道,语气有些复杂。
吕蒙直言不讳:“子敬先生老成谋国,然时移世易。周都督在时,可凭威望与谋略驾驭全局。今公瑾已逝,刘备、林凡羽翼渐丰,若仍固守旧策,我江东恐陷于被动。蒙以为,当未雨绸缪,对荆南,尤其是刘备,需加以限制,至少,不能令其如此顺畅地消化武陵,积蓄实力。”
孙权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如何限制?”
吕蒙显然早有腹案:“其一,可借‘协防’之名,向长沙、桂阳等与武陵接壤之郡增兵,对刘备形成威慑,亦防止其势力进一步南扩。其二,严格控制与江陵方面的军械、粮草贸易,尤其是战马、铁料等战略物资,卡其咽喉。其三,可暗中支持武陵境内对刘备不满之势力,使其不能全力经营。”
这些措施,可谓招招见血,直指刘备的要害。孙权沉吟片刻,眼中厉色一闪:“便依子明之策!然需把握分寸,莫要过早激化矛盾。”
“末将明白!”
江东政策的悄然转向,如同在江陵与建业之间竖起了一道无形的壁垒。首先感受到这寒意的,便是江陵的刘备集团。
这一日,关羽闻报,江东方面以“江夏防务吃紧”为由,单方面暂停了一批原定交付江陵的三百匹战马和五千石军粮,而这批物资,对于急需补充武陵战损、并进一步武装军队的关羽而言,至关重要。
“岂有此理!”关羽勃然大怒,丹凤眼圆睁,一掌拍在案几上,震得笔墨乱跳,“孙权小儿,安敢如此!当初赤壁并肩抗曹,如今竟行此背信弃义之举!”
谋士马良连忙劝慰:“君侯息怒。江东此举,确实不妥。然其理由冠冕堂皇,我等亦不好强行索取。或许……与近日流言有关?”
“流言?”关羽冷哼一声,“定是那林凡小儿在背后捣鬼!散布谣言,离间我与江东关系!其心可诛!”
正在此时,诸葛亮轻摇羽扇,从门外步入,神色平静,显然已得知消息。“云长不必动怒。孙权此举,虽有过河拆桥之嫌,却也在意料之中。”
关羽看向诸葛亮:“军师何出此言?”
诸葛亮淡然道:“周瑜既死,孙权独掌大权,其心态已变。以往依赖公瑾谋略,对外或可包容。如今亲政,必思巩固权威,拓展疆土。我据有南郡,名义上掌控武陵,其心生忌惮,乃必然之事。流言,不过是加速此过程的催化剂罢了。”
他走到舆图前,指向江东与荆南接壤之处:“孙权增兵长沙、桂阳,限制贸易,意在警告与限制。我等若此时与之强硬对抗,正中曹操下怀。不若暂且隐忍,另谋他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