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宗训松了口气,随即又皱起眉头:“那多久才能好?太后要是一直不适,朝政怎么办?”
“只要遵医嘱调理,半月左右便能好转。”李女医道,“太后此次晕厥,也是身子在提醒她需静养歇息,陛下不必太过担忧,只需让太后少思少虑,安心调理便好。”
柴宗训点了点头,转身对身旁的内侍吩咐:“传朕的旨意,御膳房即刻按医官的方子准备温补汤羹,煎药的事宜交由尚药局全权负责,每一步都要仔细,不得有半分差错。另外,守在偏殿外,没有朕的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内打扰太后休息。”
“喏!”内侍们齐声应道,连忙分头去办。
柴宗训走到屏风外,望着里面软榻上昏迷未醒的符太后,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从前自己生病时,太后也是这样守在床边,衣不解带地照料;如今太后病倒,轮到他来守护太后了。他悄悄搬了一张小凳,坐在屏风外,拿起桌上的奏折,学着太后平日里的模样,逐字逐句地看了起来——他要替太后撑起这片江山,让太后能安心养病。
不知过了多久,符太后缓缓睁开了眼睛,意识渐渐清醒过来。她动了动手指,身旁的宫女立刻察觉到,连忙轻声道:“太后,您醒了?”
符太后侧头看向宫女,声音虚弱沙哑:“宗训呢?”
“陛下就在屏风外看奏折呢,一直守着您。”宫女笑着回道。
符太后顺着宫女的目光望去,透过屏风的缝隙,看到那个小小的身影正端坐在桌前,眉头微蹙,认真地看着奏折,时不时还拿起笔在纸上写些什么,模样专注又认真。她的心中顿时涌上一股暖流,眼眶微微发热。
“让他进来吧。”符太后轻声道。
宫女连忙走到屏风外,对柴宗训说:“陛下,太后醒了,让您进去呢。”
柴宗训闻言,立刻放下手中的奏折,快步走进屏风内,来到软榻边,关切地问:“太后,您感觉怎么样了?还难受吗?”
符太后看着他满是担忧的小脸,伸手轻轻抚摸着他的头顶,声音温和:“好多了,不碍事。宗训,方才在朝堂上,多亏了你。”
“这是儿臣该做的。”柴宗训握住符太后冰凉的手,“太后,您就安心养病,朝政的事有儿臣呢。儿臣已经跟柴相说好了,每日的奏折儿臣先批阅,不懂的就问他,绝不会耽误正事。”
符太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轻轻点了点头:“好,娘信你。这些年,你真的长大了,能替娘分担了。” 她顿了顿,想起方才在朝堂上的失态,不由得有些自责,“只是今日在百官面前晕倒,怕是让他们担心了。”
“大臣们都明白太后是为国操劳才病倒的,只会更加感念太后的付出。”柴宗训安慰道,“而且,儿臣已经安抚好他们了,政务也都安排妥当了,太后您就别多想了,好好休息。”
正说着,内侍端着煎好的汤药和鸡汤走了进来。柴宗训亲自接过药碗,用勺子舀了一勺,放在嘴边吹了吹,确认温度合适后,才递到符太后嘴边:“太后,先喝药,喝了药病才能好。”
符太后顺从地喝下汤药,苦涩的味道在口中蔓延开来,她却没有皱眉。柴宗训又舀了一勺鸡汤喂到她嘴边:“喝口汤压一压苦味。”
看着柴宗训小心翼翼、体贴入微的模样,符太后心中暖意融融,连汤药的苦涩都淡了许多。她靠在软榻上,喝着温热的鸡汤,看着眼前这个渐渐长大的儿子,心中暗自庆幸——当年从皇城逃亡洛阳,一路颠沛流离,她从未想过,这个年幼的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她最坚实的依靠。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宫人的通传:“启禀陛下、太后,辽国安萧皇后听闻太后不适,特来探望,还带来了辽地的草药,说是对女子劳损调理颇有奇效。”
符太后与柴宗训对视一眼,符太后轻声道:“让她进来吧。” 她心中明白,萧绰此时前来探望,既是出于两国盟友的情分,也是出于女子间的共情,这份心意,她不能拒绝。
很快,萧绰身着一身素雅的锦袍,提着一个精致的木盒走了进来。见到软榻上脸色苍白的符太后,她连忙快步上前,屈膝行礼,语气满是关切:“太后娘娘,听闻您身体不适,臣妾心中十分担忧,特意带来些辽地的草药,望能为太后分忧。”
“萧皇后有心了。”符太后温和地笑了笑,“不过是些小恙,劳你特意跑一趟。”
萧绰走到榻边,将木盒打开,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几捆草药,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这些都是辽地草原上的特产,黄芪补气,益母草调理气血,还有这雪绒花,能清热祛湿,对女子劳损引发的不适颇有疗效。臣妾已让人处理干净,太后只需按辽地的法子,与鸡汤同炖服用,或是煎水外用,都能起到调理之效。”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臣妾当年生产后,也曾因劳损引发不适,便是用这些草药调理好的。太后为国操劳,身子要紧,还需好生静养,切不可再过度劳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请大家收藏:(m.20xs.org)燕云望:后周与辽的未战之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