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馆的院子里飘着淡淡的松针香。秦地的驿馆比赵国的更讲究规整,青石板铺的地面连缝隙都扫得干干净净,墙角种着两株老松,枝桠斜斜地探过屋檐,把午后的阳光剪得碎碎的。玄铁营的士兵们没闲着,陈虎正带着几个人擦拭长刀,刀刃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噌噌”的磨石声混着远处街道的叫卖声,倒有几分安逸。
阿月蹲在石阶上,手里摆弄着个巴掌大的陶制小老虎——这是昨天在咸阳街上买的,摊主说用的是渭水畔的陶土,烧出来带着淡淡的青纹。她一会儿把小老虎放在阳光下晒,一会儿又捧在手里摸,嘴里还念叨着:“要是能把这个带进骊山就好了,说不定能镇住山里的小妖怪。”
项尘靠在廊柱上,手里拿着张皱巴巴的竹简——这是墨渊昨晚画的简易地图,上面用炭笔标着咸阳周边的地形,骊山被圈了个红圈,旁边写着“多林、多涧,秦兵驻守”。他盯着那个红圈看了好一会儿,心里总有些不踏实:李斯虽说会禀报秦王,可秦国对仙秦遗迹看得这么重,真会轻易把消息透给他们这些赵国人吗?
“将军,你看!”阿石突然指着驿馆门口,声音里带着几分兴奋。
项尘抬眼望去,只见一个穿着青色吏服的人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个木盒,正跟驿馆的门吏说着什么。那吏服的料子很规整,腰间系着的铜带钩上刻着“李府”的纹样——是李斯派来的人。
项尘立刻直起身,快步走了过去。那吏员见他过来,连忙拱手行礼:“在下是李府侍从,奉我家大人之命,来请项将军和墨渊先生过府一叙。我家大人说,关于仙秦遗迹的事,有消息了。”
“有消息了?”项尘心里一紧,随即涌上一股期待,“劳烦阁下稍等,我们这就随你走。”
墨渊也从屋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件厚些的麻布外衣——午后的风已经带了凉意,他笑着把衣服递给项尘:“骊山在西边,山里更冷,先带上,免得路上着凉。”
几人跟着侍从出了驿馆,街上的景象已经和白日不同。夕阳把咸阳的城墙染成了熔金色,街边的酒肆挂起了红灯笼,油布幌子被风掀得晃晃悠悠,里面飘出的米酒香混着烤羊肉的焦香,裹着晚归行人的脚步声,比白日里多了几分暖融融的烟火气。有个卖糖人的老丈挑着担子走过,担子上插满了五颜六色的糖人,引得几个孩童围着追跑,笑声脆生生的。
“咸阳的百姓日子过得确实安稳,”墨渊看着这景象,轻声感慨,“秦律虽严,却管得公道,连街边的摊贩都敢放心做生意。”
侍从听了,脸上露出几分自豪:“先生说得是。咱们秦王重视农桑,还修了官道、开了水渠,百姓们能吃饱穿暖,自然安稳。不像有些地方,动不动就闹饥荒,还有邪兵作乱。”
项尘听着,心里更沉了几分——逆时盟要是真把战火蔓延到咸阳,这么好的景象,怕是要毁于一旦。
不多时,李府就到了。还是上次那扇黑木门,铜钉在夕阳下泛着光,门吏见他们来,立刻笑着迎上来:“项将军、墨渊先生,我家大人已经在正厅等着了,快请进。”
进了院子,项尘发现今天的李府比上次多了几分暖意——正厅门口的石阶旁,摆着个小小的炭盆,里面燃着银丝炭,没有烟,只飘着淡淡的暖意。正厅的门敞开着,李斯穿着件深灰色的便服,没戴官帽,头发用一根木簪束着,正坐在窗边的席上翻着竹简,手里还拿着个铜制的镇纸。
“项将军、墨渊先生,快坐!”李斯见他们进来,立刻放下竹简,起身相迎,语气比上次热络了些,“来人,把刚温好的米酒端上来,再拿些秦地的干果。”
几人坐下,侍女很快端来了米酒和干果。米酒装在青瓷碗里,冒着淡淡的热气,喝一口,甜丝丝的,带着粮食的清香,比赵国的烈酒温和多了。干果是渭水畔产的红枣和核桃,红枣个头大,肉厚核小,吃起来甜津津的。
“尝尝这红枣,”李斯笑着指了指果盘,“是今年刚收的新枣,用温水泡过,再晒了三天,吃着不燥。”
项尘拿起一颗红枣,咬了一口,果然清甜:“多谢李大人费心。不知大人今日请我们来,是关于仙秦遗迹,有什么消息了?”
李斯放下米酒碗,手指轻轻摩挲着碗沿,沉默了片刻。夕阳从窗外照进来,落在他脸上,能看到他眼角的细纹。他叹了口气,缓缓开口:“不瞒二位,昨天你们走后,我就立刻进宫禀报了秦王。关于仙秦遗迹的事,秦王一开始是犹豫的——毕竟这遗迹是咱们秦国的机密,而且里面的情况复杂,轻易不能让外人靠近。”
项尘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握着米酒碗的手紧了紧。
“但我跟秦王说了三件事,”李斯话锋一转,眼神变得坚定起来,“第一,逆时盟已经在秦国边境作乱,上个月还烧了咱们两个驿站,杀了十几个秦兵,再放任下去,迟早会摸到咸阳来;第二,你们是赵王推荐的人,而且之前在赵国对抗逆时盟,立了不少功,是真心想除了这祸害;第三,仙秦遗迹里的力量,要是能用来对付逆时盟,不仅能保秦国,还能保天下百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寻龙纪:逆时追秦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寻龙纪:逆时追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