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风带着山雾的潮气,钻进了墨家工坊半开的木窗。
工坊顶梁是百年楠木,刻着墨家传了千年的“兼爱”“非攻”篆字,木梁下悬着数十盏琉璃灯,灯芯裹着玄蚕丝,燃着温和的青火——这火不用煤油,是靠墨伯早年琢磨出的“玄气引火术”点燃的,既省了耗材,又不会熏黑那些精密的仪器。
此刻青火下,二十来个墨家弟子正围着一张长桌忙得热火朝天。桌子左边摆着一堆青铜零件,是墨伯亲手打磨的“罗盘基座”,纹路里还嵌着细如发丝的玄铁线;右边则摊着几块巴掌大的银色金属板,上面印着密密麻麻的电路,旁边放着个巴掌大的显示屏,屏幕边缘还沾着点松香——那是昨晚焊电路时溅上的。
“墨砚哥,再测一次!这次要是还超一息,咱们这半个月的夜就白熬了!”
说话的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叫墨小七,脸上还沾着点铜粉,手里捏着个拇指大小的黑色方块,小心翼翼地往银色金属板上按。他是工坊里最年轻的弟子,手巧得很,打磨手环外壳的活儿全归他,就是性子急,昨晚调试到后半夜,眼睛都红了,还硬撑着没去睡。
被称作“墨砚”的青年抬了抬头,露出张带着倦意却格外明亮的眼睛。他比墨小七大五岁,是这群弟子里唯一既通墨家机关术,又懂现代科技的——去年守时组织送了一批“电子工程入门书”到墨家,别人都觉得那些“鬼画符”似的电路看不懂,就他抱着书啃了三个月,还跑去问项尘要了台旧电脑,拆了装、装了拆,硬是把基础原理摸透了。
“急什么?”墨砚揉了揉太阳穴,指尖还沾着点《玄天策》的书页灰——那本书就摊在桌角,书页上画满了红色批注,尤其是“察天地经纬,辨时空脉络,以微器窥大道”那一句,旁边还画了个简易的罗盘草图,“咱们这手环,核心是‘时空罗盘碎片’,这东西是项首领从‘裂隙遗迹’里带回来的,本身就不稳定,要跟现代电路结合,就得让玄气和电流‘搭上线’,哪有那么容易?”
说着,他拿起桌上一个已经初具雏形的手环——外壳是墨小七用“玄木”雕的,泛着淡淡的棕光,薄得跟张卡片似的,边缘打磨得圆润,戴在手上不会硌着。手环中间嵌着块指甲盖大的透明晶石,那是“玄晶屏”,屏下面就是关键的“微型时空罗盘碎片”,碎片被裹在一层薄薄的玄铁里,铁壳上刻着墨家传下来的“聚气纹”。
“把‘玄力传感器’接上,”墨砚递过一根细如棉线的导线,“这次我把《玄天策》里的‘波动感应法’改成了电子信号,只要周围时空波动超过‘微隙级’,传感器就会触发警报,玄晶屏上还能显示大致坐标——之前老出问题,是因为玄气太散,这次我在传感器里加了点‘凝气粉’,应该能稳住。”
墨小七赶紧接导线,手都有点抖——他还记得上次测试,手环刚碰到点时空波动,就“滋啦”一声冒了烟,玄晶屏直接黑了,墨伯看到了还皱着眉说“别瞎折腾,老祖宗的东西哪能随便跟‘洋玩意儿’凑一起”,吓得他好几天不敢提手环的事。
导线接好,墨砚深吸一口气,指尖凝出一丝淡青色的玄气,轻轻点在手环的“聚气纹”上。玄气顺着纹路渗进去,很快,玄晶屏亮了起来,屏上出现了一圈淡淡的光纹,像个迷你罗盘,指针安安静静地指在正中间。
“成了!”墨小七忍不住低呼一声。
墨砚没说话,眼睛盯着玄晶屏,另一只手拿起桌上一个巴掌大的黑色盒子——那是“模拟时空波动发生器”,是他仿照项尘描述的“时空异常”做的,能发出微弱的波动,跟山林里偶尔出现的“微隙”差不多。
他慢慢打开盒子,盒子里立刻飘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灰色气息——那是模拟的“时空紊乱气”。几乎就在气息散开的瞬间,手环上的玄晶屏突然闪了一下,原本静止的指针“唰”地转了个方向,指向盒子的位置,同时,手环侧面发出一阵轻微的“滴滴”声,声音不大,但很清晰,在安静的工坊里格外明显。
“警报延迟……一息都不到!”墨砚赶紧看了眼桌上的“计时器”——那是个结合了墨家“漏刻”和现代电子表的玩意儿,显示的时间差只有0.8秒。
“真成了!墨砚哥,咱们成了!”墨小七激动得跳了起来,差点碰倒桌上的青铜零件,“这下墨伯该不会再说咱们瞎折腾了吧?”
正说着,工坊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穿着墨色短褂、头发半白的老人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个刚打磨好的“机关弩零件”。正是墨伯,墨家现在辈分最高的长者,一辈子跟机关术打交道,最看重“传承”,之前对墨砚搞“科技结合”一直不太放心,总怕坏了老祖宗的规矩。
“吵什么?大清早的,不怕惊着工坊里的‘器灵’?”墨伯皱着眉,目光扫过桌上的手环,眼神里带着点审视,“又在试你那‘小玩意儿’?上次烧了三个传感器,这次又弄出什么新花样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寻龙纪:逆时追秦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寻龙纪:逆时追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