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这个词汇对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还只存在于渔民的工具箱里。但对于林舟这样的顶尖科学家,他明白宋将军想要的是什么。那是一种将分散的“信息孤岛”连接起来的神经系统。
“将军,”林舟的声音有些沙哑,他已经超过四十个小时没有合眼,“技术上……存在巨大的挑战。我们没有现成的网络协议,没有通用的数据接口,甚至没有合适的终端设备。而且,数据传输的带宽和保密性,都是世界级的难题。”
“我不要你跟我说难题,我要你告诉我,能不能实现?需要什么?”宋将军的风格一如既往的直接。
林舟沉默了。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星河”计算机那庞大的体系结构。为了方便调试,他们其实已经设计了一种简单的内部通信协议,可以让不同的运算单元和存储单元协同工作。他们也开发了一种基于阴极射线管的简易监视器,用来显示机器的运行状态和一些文本信息……
或许……或许可以从这里入手。
“可以……试一试。”林舟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我们需要三样东西:第一,从我们这里,到各个核心部门,拉一条专用的、屏蔽的、高质量的电话线路,我们称之为‘数据专线’。第二,我们需要时间,开发一套最基础的数据压缩和传输协议,让信息能在这条线上跑起来。第三,我们需要改造我们现有的监视器,把它变成一个可以接收并显示数据的‘数据终端’。”
“好!”宋将军眼中精光一闪,“要人给人,要物给物!我给你一周时间,能不能把第一批终端,送到水利部和气象局的桌子上?”
“一周?”林舟苦笑了一下,“将军,这不是组装收音机。这是在创造一个全新的东西……我只能说,我们拼了命去试。”
一场代号为“织网”的秘密行动,在“洞察之眼”的光环之下,悄然展开。
“星河”计算机中心,被划分成了两个战场。一边,继续对“洞察之眼”传回的洪水数据进行处理,为前线提供情报支持。另一边,林舟亲自带领一个核心攻关小组,开始了夜以继日的“织网”工程。
所谓“数据专线”,在邮电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几条经过特殊屏蔽和加强的铜缆,被以最高的优先级,从戈壁滩的机房,通过无数个中继站,一路铺设到了京城的几个核心部委大楼深处。这在当时,是一项耗资巨大、堪比战略工程的壮举。
真正的难点,在于软件和硬件。
林舟和他的团队,几乎是吃住在了实验室里。他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将一幅复杂的图像,变成可以在低速电话线上(即使是专线,其带宽也低得可怜)传输的数据。直接传输图像文件,一张图可能要传几天。
“我们不能传图像,我们只能传‘信息’!”林舟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大字。
他的思路是,由“星河”主机对图像进行高级分析,提取出最关键的矢量信息。比如,对于洪水图,不传输整个黑白图像,而是只传输洪泛区的边界坐标点。对于云图,只传输不同密度云层的轮廓线和关键参数。这样一来,数据量可以被压缩成千上万倍。
而在接收端,那个被称为“数据终端”的丑陋铁盒子,则负责将这些坐标点和参数,“画”在它那块小小的、闪烁着绿色荧光的单色屏幕上。
那所谓的“终端”,是研发人员用实验室里能找到的一切零件拼凑出来的。它有一个笨重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分辨率低得可怜,只能显示文本和最简单的线条。它没有鼠标,没有图形界面,只有一个厚重的键盘。操作它,需要输入一串串复杂的、如同密码般的指令。
经过无数次失败和调试,七天后的一个深夜,当林舟在戈壁滩的实验室里,输入一行指令SEND: FLOOD_VECTOR_DATA_0723 TO: TERMINAL_01后,京城水利部指挥室里,那个丑陋的铁盒子上,在短暂的乱码闪烁后,奇迹般地绘制出了一幅由绿色线条构成的、歪歪扭扭但轮廓清晰的珠江流域洪水态势简图时,整个指挥室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星河”终于织出了它的第一根“蛛丝”。
这根蛛丝,脆弱,简陋,却连接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气象局的革命】
王总工是国家气象局的元老。他看了一辈子云,画了一辈子天气图。他的办公室里,挂满了各种气压图、云图手稿,空气中弥漫着墨水和旧纸张的味道。对于天气预报,他有着老一辈科学家的执着与骄傲,他相信经验、直觉和那支跟随他多年的绘图钢笔。
当那个嗡嗡作响、屏幕上闪着绿光的“数据终端”被安放在他办公室的角落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排斥。
“什么玩意儿?一个铁皮电视?靠它报天气?滑稽!”他背着手,不屑地瞥了一眼。
年轻的技术员小刘,是“星河小组”派来指导操作的,他耐心地解释着:“王总工,这不是电视。它可以直接连接到‘星河’计算机,获取‘洞察之眼’卫星的实时云图数据。”
“卫星云图我们有,不就是天上的白疙瘩嘛。”王总工不以为然。
“不一样,”小刘解释道,“‘星河’不仅能提供云图,它还能通过多光谱分析,计算出云层的高度、厚度、含水量,甚至是大气的温度、湿度垂直分布……这些都是我们以前无法获取的数据。”
在小刘的演示下,他输入了一串指令:QUERY: ATMOS_VAPOR_DIST MAP: PACIFIC_NW。
终端屏幕上,数字和字符开始飞速滚动。几分钟后,一幅由不同亮度的“*”号和“#”号组成的 ASCII 码“地图”呈现在屏幕上。它看起来比孩童的涂鸦还要简陋。
“这是什么?”王总工皱起了眉头。
喜欢四合院:悟性逆天,云爆白象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悟性逆天,云爆白象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