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教授,尝尝新做的蕨菜饼。” 老张递过来一个深绿色的饼,饼上还冒着热气,中心温度特定标准,边缘特定标准,形成完美的温度梯度,符合傅里叶热传导方程的解析解,食物也遵循着物理规律,“昨天从魔鬼森林采的,您说过这种蕨类的孢子里有宇宙射线的痕迹。我用慢火烘了三个小时,把水分控在特定比例,您说这个湿度下,孢子里的粒子轨迹能保存得最完整,就像把宇宙的密码封存在里面。” 他挠了挠头,“我用泉水和面,加了点山椒,您尝尝看能不能吃出‘宇宙的味道’,要是太辣,旁边有冰镇的酸梅汤,用山泉水镇的,温度刚好特定标准,是水分子结构最稳定的状态,氢键的键能维持在特定标准,每个水分子与周围四个分子形成四面体结构,展现着分子间的和谐。”
米凡咬了一口,粗糙的纤维在齿间摩擦,带着泥土的腥气和淡淡的辛辣。蕨菜的苦涩与山椒的刺激在舌尖交织,形成某种奇异的味觉层次,让他想起宇宙大爆炸模型中物质与反物质的湮灭瞬间(湮灭效率特定比例),正味与反味在味蕾上碰撞又消失,留下纯粹的能量感,仿佛在品尝宇宙的起源。他突然想起十年前在剑桥大学的实验室,霍金的助手曾给他端来一杯加了薄荷的红茶,当时他正为统一场论的数学模型熬了三个通宵,草稿纸堆得有特定高度,像一座思维的小山。实验室的落地窗外是剑桥的剑河,河面上的雾气像未被观测的暗物质(占宇宙总质量的特定比例),笼罩着一切可知与不可知的存在。“物理学需要留白,就像密码需要空格来区分段落。” 老霍金当时用合成器说,“就像这杯茶里的冰块,融化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那融化的轨迹就是解开冰结构的密码,每滴融化的水都带着氢键断裂的记忆。” 现在咀嚼着蕨菜饼,他突然明白,所谓的 “大科学思维”,或许就藏在这种对 “过程” 的敏锐感知里,像能读懂万物生长的密码,每个细胞的分裂都是生命书写的字符,遵循着 DNA 里的碱基配对规则,生命本身就是最复杂的密码系统。
监控系统突然发出提示音。米凡的饼掉在餐盘里 —— 一百零四考场的一个男生正把试卷撕成碎片,不是愤怒的撕扯,而是沿着某种几何纹路慢慢分离。他的动作从容不迫,每撕一下都精确地沿着纸张的纤维方向(与纸张边缘呈特定角度),碎片在桌面上拼出一个残缺的克莱因瓶,瓶身的曲率变化符合参数方程,他在空白处写下:“所有问题都是答案的褶皱,就像密码藏在纸的褶皱里。” 男生的手指修长,指甲修剪得干干净净,长度统一为特定标准,握笔的姿势带着某种古典的优雅,与他略显凌乱的头发形成鲜明对比,发梢上还沾着点草屑,像是刚从哪个山坡上跑回来,草屑的数量不多不少正好七根,与七道基因识别门的数量对应,像个隐秘的暗示,草叶的脉络纹路与识别门的虹膜扫描图案有着分形相似性,放大特定倍数后能看到相同的自相似结构,自然与科技在此刻交汇。
“标记这个考生。” 米凡对着对讲机说,嘴里还残留着蕨菜的苦味,“编号预留‘米王七’。” 他按下对讲机的瞬间,注意到男生的校服领口别着一枚校徽,校徽的边角已经磨损,显然佩戴了很久,校徽背面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第四十二次尝试”。这个数字让他想起道格拉斯?亚当斯在《银河系漫游指南》里那个关于宇宙终极答案的玩笑,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四十二,这个被赋予特殊意义的数字,此刻像一道等待被解读的趣味密码,其 ASCII 码对应的特定字符恰好是通配符,暗示着无限可能,男生校服口袋里露出半截笔记本,封面上画着的迷宫图案,正是米凡祖父设计的第一道密码锁结构,两代人的思维在此刻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
三
成绩公布那天,奈良山降下了罕见的冰雹。鸡蛋大小的冰雹砸在终极七区的地面入口处,四个金属柱在撞击下发出编钟般的声响,每个柱体的振动频率不同合在一起竟形成某种和谐的音阶(C 大调的主和弦),与米凡计算的宇宙背景辐射声波图谱高度吻合(峰值频率特定标准),这组天然形成的音阶,是解开宇宙年龄密码的钥匙之一,其频率比值对应着宇宙膨胀的哈勃常数,每个音符的持续时间与对应的星系退行速度成正比,宇宙在以音乐的形式诉说着自己的年龄。米凡站在地下基地的观察窗前,看着那些被选中的新生沿着森林里的隐蔽栈道走来,每个人手里都攥着印有 “米王” 编号的金属牌。金属牌在冰雹的反射下闪闪发光,像一串移动的星星,他们的步伐节奏各异,却在踏入基地范围时不约而同地放慢速度,步频从每分钟八十步降至六十步,仿佛能感受到脚下土地深处传来的能量脉动,那脉动的频率,是基地核反应堆的密码信号,与地壳的固有振动频率形成共振,产生特定倍数的振幅放大效应,人类与地球产生了共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密统帝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密统帝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