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超导银链与误差的浪漫:界量点上的默契
舒美丽哧地笑出声时,发梢扫过锁骨上的银链 —— 链长 42 厘米,是用米凡首次合成的超导材料做的,临界电流密度 1.2×10?A/cm2,在液氮环境下能悬浮起 10 克重的物体。链坠随呼吸起伏,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泽,像条不安分的小蛇在皮肤上游走,每秒钟变换 7 种颜色,与可见光的光谱分布完全吻合 —— 这其实是链坠内的微型光栅对不同波长光的选择性反射,舒美丽用它来校准实验室的光谱仪。
她懂米凡这句玩笑里的认真:娜娜拉的问题恰好踩在理论的 “界量点” 上,像当年她在论文里埋的双万定力伏笔,误差控制在 0.01%。那时她故意在公式里留了个微小的误差,米凡用了三个月才发现,找到她时,手里攥着块被体温捂化的巧克力,可可脂的熔点 34℃,刚好是人体温度,他说 “这误差美得像你实验台的虞美人 —— 花瓣的弧度比标准值差了 0.1 毫米,却让整朵花有了灵魂”。当时实验室的阳光斜斜切进来,在他睫毛上投下细小的阴影,像给瞳孔镶了圈金边,光强分布曲线与他后来提出的 “界量能量分布模型” 完全一致。
“您太漂亮了!” 米凡的目光从娜娜拉的卷发滑到她的风车耳坠 —— 叶片刻着郁金香花纹,转速每分钟 30 圈,转起来发出蚊鸣般的轻响,频率 400Hz,像在诉说荷兰的风车故事。那些风车的齿轮传动比是 1:3.5,与 3N 的系数暗合,娜娜拉的祖父曾用同样的比例制作风车模型,说 “自然的法则藏在每个转动的齿轮里 —— 大齿轮每转一圈,小齿轮转 3.5 圈,就像猫的能量代谢率是老鼠的 3 倍,刚好维持生态平衡”。
“没错!质也有三大系统:总量上的无量质,分量上的有量质,界量上的有且无量质。” 他忽然提高音量,分贝达到 75,笔尖重重戳在 “有量质” 上,粉笔灰溅起又落下,像撒了层椰蓉,颗粒直径 0.3 毫米,每粒都带着他指纹的油脂痕迹,在显微镜下能看到清晰的汗孔纹路 —— 这些纹路的分叉角度,恰与他理论中的 “质能转换节点” 吻合。
八、蛋糕与华夫饼的界量:味觉里的量子叠加
“我只讲分量上的有量质 —— 这就像蛋糕:无量质是‘生日蛋糕’这个概念,存在于意识中却没有具体形态;有量质是你切下的那块(沾着草莓,酸甜中和奶油的腻,草莓的含糖量 8%,奶油的乳脂含量 35%,比例恰好平衡);界量是蛋糕上的奶油花边,既属于蛋糕又不全是蛋糕。” 他转头看向爱丽丝,“就像您裙摆上的湿痕,既是郁金香的露水(含矿物质 0.02%),也是荷兰的地图,这就是界量的魔力,两种属性在微观层面达成量子叠加,就像薛定谔的猫,既死又活 —— 直到有人观测,它才坍缩成一种状态。”
爱丽丝的脸颊泛起红晕,毛细血管扩张让肤色的 RGB 值从(255,240,245)变成(255,220,220),指尖抚过裙摆上的湿痕,触感微凉,温度 22℃,比周围布料低 3℃—— 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纤维高,散热更快,像个天然的温度传感器。她想起祖母做的 Stroopwafel(荷兰华夫饼),焦糖夹在两层薄饼中间,厚度 1 毫米,既不属于上层也不属于下层,却让整个甜点有了灵魂。那些华夫饼的格子边长 5 毫米,烤焦的边缘恰好形成界量区,硬度比中间部分高 20%,祖母总说 “最好吃的部分就在这焦与不焦之间 —— 就像真理,往往藏在两个极端的中间地带”。
“博士是说,界量就像华夫饼里的焦糖?熔点 110℃,既保持固态又有流动性,像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液晶?” 她的声音带着阿姆斯特丹运河的清澈,让米凡忍不住点头,眼里的赞许像投入深潭的光斑,在水面漾开层层涟漪 —— 那些涟漪的波长,与他理论中 “界量波动波长” 完全一致,都是 0.5 米。
白板上的公式如生命体般增殖,挤占越来越多空间,像争食的沙丁鱼挤得密不透风,每个字符的间距严格控制在 0.8 厘米,行距 1.5 倍,符合最佳阅读舒适度标准。米凡的衬衫袖口沾着粉笔灰,却浑然不觉,只顾书写:“统一质只有一种,三万质(3M)。对立的质有三种:引力磁性有量质(MY)、斥力电性有量质(MC)、双万力双万能有量质(MM)。” 他猛地转身,肩头的粉笔灰如阳光下的微粒飞舞,“为什么?就像磁铁有南北极,中间的过渡带就是第三种状态 —— 总不能说磁铁只有单极吧?除非你家冰箱贴是单极的,那赶紧扔了,会把牛奶吸成奶酪,凝固点从 0℃降到 - 5℃,到时候喝牛奶都得用刀叉,想想都滑稽,就像用显微镜看蚂蚁打架,小题大做却又充满趣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密统帝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密统帝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