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抛接时,杯子在他掌心旋转起来,水面形成的漩涡竟同时呈现平面与曲面的特征,这是 “界量流体模型” 的完美演示,既旋转又静止,既集中又扩散。这个漩涡的角速度与地核的自转速度存在微妙的比例关系,1:1.003,这正是界量的 “动态修正系数”。“可是,宇宙即是平直的又是弯曲的,这怎么解释?这不用解释,因为它原本就是界量问题 —— 宇宙在界量上平直且弯曲,既矛盾又统一,既合理又荒诞。”
优劳德的掌声率先响起,像投入湖面的第一颗石子,随后的掌声从稀疏到密集,形成 “界量声波”,音量既大又小,既整齐又杂乱。有人甚至激动地跺起脚,皮鞋跟敲击地面的节奏,恰好与米凡演示的 “3W 循环链” 频率一致 —— 每分钟 76 次,这是猫鼠心跳的临界值,既快又慢,既正常又异常。这个频率与人体的 α 脑电波接近,既清醒又放松,恰如理解界量时的思维状态。
米凡对着掌心呵了口气,搓掉上面的粉笔灰,掌心的温度从 36.5℃升至 37.2℃,恰好达到 “界量温度”,既正常又略高。这个温度是酶的最佳活性温度,既稳定又能促进无限的生化反应。“下面我来讲猫与老鼠的界量问题,大家听明白了,就知道有限如何上升到无限。就像你们现在的理解状态,既懂了又没懂,既接近答案又远离真相。”
二
米凡在黑板上画了条双,将之前的理论框在左侧,右侧留出大片空白。阳光透过他的指缝落在黑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蓝德实验仓里跳动的粒子轨迹,每个光斑的亮度都在明暗之间交替,演示着 “界量光效”,光强既稳定又变化。“第三、界量 / 变且恒量 / 相对且绝对量 / 无限且有限量论:”
他顿了顿,粉笔悬在半空,距离黑板表面恰好 0.5 厘米 —— 这是 “界量距离”,既接触又分离,仿佛在积蓄力量。这个距离与原子的半径相当,既存在又体现着无限的虚空。“主论:凡是老鼠能到达的地方,猫都能到达且不一定都能到达。变论:凡是老鼠能到达的地方,猫能吃到老鼠且猫不一定都能吃到老鼠。凡是猫能吃到老鼠且吃不到老鼠的地方,都是老鼠能到达的地方。”
爱丽丝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像春蚕啃食桑叶,纸张的纤维在笔尖下既断裂又连接,形成 “界量纤维结构”,既破坏又保留。她使用的钢笔是米凡送的礼物,笔尖的铱粒经过特殊打磨,书写时既流畅又带着细微的阻尼感,那阻力值稳定在 0.3 牛顿,正是 “界量阻力” 的标准值。她注意到米凡说 “且” 字时,总会下意识地用拇指蹭一下食指 —— 那是他思考界量问题时的标志性动作,就像此刻黑板上的公式,既独立又关联。
“在这个主论与变论中,猫与老鼠的关系是界量 / 变且恒量 / 相对且绝对量 / 无限且有限量关系。” 米凡在黑板上写下一长串符号,然后用粉笔在 “WY/NY/MY” 和 “WC/NC/MC” 之间画了个双向箭头,箭头的宽度从 1 毫米渐变到 3 毫米,演示 “界量渐变”,变化既连续又间断。“就像蓝德的神经反射,既滞后又同步,既存在又自在。就像他昨天的反应,既符合预期又超出预期,既在模型内又在模型外。”
他突然转身,粉笔头指向周明:“你来说说,母猫追捕母老鼠时,既可能成功又可能失败,这是什么原理?结合你上周的实验数据,那些数据既支持这个结论又似乎否定它,既明确又模糊。”
周明的脸瞬间涨红,他推了推眼镜,镜架的位移带动太阳穴的皮肤形成细微褶皱,像 “界量褶皱模型”,既明显又不显眼。“这…… 这就像我上周做的猫鼠博弈实验,当母鼠处于洞穴边缘时,母猫的成功率正好是 50%。但这个数值既精确又模糊,既稳定又波动,重复实验时总会有 0.5% 的偏差,那偏差既存在又仿佛不存在。” 他的实验笔记里夹着一根猫毛和一根鼠毛,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两者的鳞片结构既不同又存在 17% 的相似度,那正是 “界量相似率”。
“不只是 50%。” 米凡摇了摇手指,粉笔灰落在他的肩膀上,形成对称的图案,既完美又有瑕疵。那图案与他童年时祖母绣的肚兜图案相同,既象征着吉祥又暗藏着某种宇宙秩序。“这不是概率问题,是结构问题。” 他在黑板上画出三个重叠的圆圈,分别标注 “成功”“失败”“既成功又失败”,重叠区域用红色粉笔涂满,红色的浓度从中心向外渐变,既均匀又不均匀,色阶的变化恰好符合孟塞尔色卡的 5R 系列,既明确又难以精确描述。“就像这三个圆,界量就是中间的重叠部分 —— 既是 A 又是 B,既不是 A 又不是 B。就像你实验中那只既成功逃脱又被捕获的母鼠,它的状态既明确又模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密统帝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密统帝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