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光纤维在广场上空舒展的速度,经过了精密的计算 —— 恰好等于原星第一宇宙速度的千分之一。原星第一宇宙速度是物体绕原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最小速度,约为每秒七点九公里(精确值为 7.91km/s),是原星引力与物体离心力达到平衡的临界值,而千分之一的速度约为每秒七点九米。这个速度并非随意设定,它能让光纹在展开的三十秒内,精准复刻原星生命从海洋爬上陆地的三十八亿年时间轴:第一秒对应原星生命诞生初期的单细胞生物,光纹呈淡灰色,像原始海洋里的蓝细菌;第十秒对应多细胞生物的出现,光纹转为浅粉色,模拟海绵动物的形态;第二十秒是海洋生物登陆的关键节点,光纹变成浅绿色,像最早的陆生植物苔藓;第三十秒则对应哺乳动物的兴起,光纹转为暖黄色,勾勒出小型哺乳动物的轮廓。每一秒的光纹变化都与原星化石记录的时间节点完全吻合,像光纹在 “快放” 一部浓缩的原星 “生命史诗”,让来自不同文明的代表都能直观看到生命从简单到复杂、从海洋到陆地的演化历程,感受到生命的坚韧与神奇。
更令人惊叹的是,每个演化阶段的光纹亮度,都严格对应着当时原星大气的氧气含量:厌氧阶段(约三十八亿年前),大气中氧气含量仅为现代水平的千分之一,光纹亮度也随之降至一百坎德拉每平方米,像黄昏时分的微光;随着蓝细菌的光合作用,氧气逐渐积累,到二十亿年前的有氧阶段,氧气含量达到现代水平的百分之百,光纹亮度也提升至九百坎德拉每平方米,像正午的阳光般明亮;而在五亿四千万年前的寒武纪大爆发时期,氧气含量出现突变式增长,光纹亮度也随之达到峰值 —— 一千二百坎德拉每平方米,像原星夏日的烈日,同时光纹还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模拟当时突然出现的大量生物种类:三叶虫的棕褐色、奇虾的深紫色、海口鱼的银灰色,每一种颜色都对应着化石记录的生物体色,像光纹在 “标记” 原星生命演化的 “关键时刻”,见证生命多样性的爆发与繁荣。
就在光纹完成生命演化复刻的瞬间,十二道流光组成的星图密码突然释放出引力波 —— 这种被爱因斯坦称为 “时空涟漪” 的物理现象,能穿透宇宙中的任何物质,无论是飞船的钛合金外壳,还是人体的肌肉骨骼,都无法阻挡它的传播。这股引力波的频率与米王 1 号跃迁引擎的频率完美契合,形成了一段低沉而悠扬的和声,像宇宙在用自己的语言歌唱,歌词则是用两百二十七种文明的语言书写的 “和平” 一词 —— 人类的 “和平”、天狼星系的 “索拉”、仙女座星系的 “科瑞”,不同的发音通过引力波传递,却承载着相同的意义。当这段 “起源星咏叹调” 在大厅里响起时,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 这首曲子是米凡耗时半年创作的,他收集了原星的风声(取自亚马逊雨林的季风)、雨声(来自喜马拉雅山脉的春雨)、海浪声(录制于太平洋的深海),还有不同民族的歌声(中国的民歌、非洲的部落合唱、欧洲的咏叹调),将这些声音与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声混合,最终形成了这首跨越星际的 “对话曲”,既是人类对原星的致敬,也是地球文明与宇宙的交流。随着歌声的推进,旗帜上的光纹突然发生变化,化作一幅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 —— 图谱呈淡绿色,两条缠绕的螺旋结构像发光的丝带,每条染色体的末端都用金色数字标注着对应文明的母星坐标(坐标采用十六进制编码,前六位代表星系编号,后六位代表行星在星系中的位置),像每个孩子的生命密码里,都藏着父母家的地址,无论走多远,都能顺着坐标找到回家的路。更巧妙的是,图谱的螺旋角度与原星的地轴倾斜角完全一致 —— 都是六十六度三十四分(精确值为 66°34′),这个角度是原星在形成初期由小行星撞击决定的,它不仅造就了原星的四季更替,还影响着昼夜长短的变化,此刻图谱的倾斜姿态,像带着原星的 “姿态密码”,让每个看到的人都能想起母星的春夏秋冬:春天的花开、夏天的蝉鸣、秋天的落叶、冬天的白雪。
二
米凡的目光落在悬浮在空中的 Ω 符号上,看着它随着双星的旋转慢慢转动 —— 这个银色的符号直径 30 厘米,边缘环绕着 1 厘米宽的淡蓝色光边,旋转速度为每秒 0.5 圈,转动时会发出极细的 “嗡” 声。这声音的频率与星轨共振定律的基准频率完全一致(1.21×1012Hz),超出了人耳的听觉范围,只有通过飞船上的量子接收器转换后,才能变成 440 赫兹的纯音,像原星小提琴奏出的音符,清冽而悠扬。符号内侧的计时刻度正以每格零点一秒的速度递减 —— 每一格代表飞船离开原星的 1 小时,此刻刻度已从最初的 100 格递减到 73 格,意味着他们已经在宇宙中航行 73 小时,显示屏上的距离数字也在不断增加:从出发时的十万公里,到现在的 8.2 亿公里,每一秒都在远离母星。而这个刻度,同时也是米凡破解 “文明乡愁公式” 的倒计时 —— 这个公式是他在星际航行的深夜里,用原星的物理数据与自己的乡愁情感推导出来的,公式为:乡愁强度 =(原星质量 × 自转周期)/(航行距离 × 磁场强度)+ 未说出口的思念强度。公式中的每个参数都经过精确计算:原星质量取 5.972×102?千克(地球的标准质量),自转周期为 秒(原星一天的时长),磁场强度取 0.5 高斯(原星表面的平均磁场强度),每个数值都经过三次重复验证,误差小于 0.01%,是他对故乡思念的量化表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密统帝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密统帝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