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标准时过去了,打印机出口依旧毫无动静,焦虑如同蓝顿星沙漠中的沙暴,正一点点吞噬他的理智 —— 这种沙暴由双日的引力异常引发,通常在每年的 “引力失衡季” 出现,能在十分钟内将能见度降至 0 米,风速可达 100 米 / 秒,比地球最强的台风还要强 5 倍,所到之处,岩石会被磨成细沙,金属会被侵蚀氧化,连坚固的星舰外壳都会被沙粒划出深深的痕迹,万物皆被掩埋,就像他此刻可能面临的命运,一旦突安失败,他的一切都会被毁灭。
他开始怀疑突安的能力,毕竟双核裂变连米凡都只停留在理论阶段。米凡是地球 “时空物理研究所” 的首席科学家,年仅 35 岁就获得了 “星际物理奖”,是地球最顶尖的物理学家,他曾在《时空裂变与能量应用》论文中用 300 页的篇幅详细论述双核裂变的难点:需要精准控制时空裂变能量与光核裂变能量的比值,必须维持在 1:1.2,误差不能超过 0.01,这就像在两颗高速旋转的恒星间搭建一座稳定的桥梁,稍有偏差便会粉身碎骨。
一旦失衡,能量冲击波会形成 “链式引力爆炸” —— 爆炸产生的引力波会像涟漪一样向四周扩散,波及范围呈指数级扩大,摧毁半径 10 公里内的一切,相当于 10 颗广岛原子弹的威力,足以将整个打印基地夷为平地,连带着地下 500 米的 “能源储备库” 都会被引爆 —— 那里储存着 1000 吨星核铁与 500 立方米液态氦 - 3,一旦爆炸,产生的能量能让蓝顿星的大气层出现一个直径 100 公里的空洞,空洞会持续 100 年才能自然修复。
突安真的能掌控如此精密的技术吗?或许他忽略了某个关键参数,比如能量输出的频率与分子重组速度的匹配度 —— 能量输出频率过高,会导致分子重组过快,出现结构缺陷;频率过低,则会让分子在游离状态停留过久,失去活性;又或是反应舱内的温度梯度变化 —— 蓝顿星的环境温度比地球低 15℃,这可能导致分子活性下降,影响重组效率,而突安可能没有根据环境温度调整分子重组剂的浓度。
到时候,整个基地都会被炸成废墟,他多年的心血(从地球带来的科研设备 —— 其中有一台 “量子显微镜”,价值 10 亿地球币;培养的亲信团队 —— 这些人都是他精挑细选的技术精英;积累的蓝顿星资源 —— 包括 100 克星核铁样本与 50 毫升引导能量)会化为灰烬,甚至可能被复制体与蓝顿人共同追责:复制体会认为他 “监管不力”,没有做好技术风险评估;蓝顿人会认定他 “故意破坏”,是地球派来的间谍;最终他会被押到蓝顿星的 “恒星审判庭”,审判庭由蓝顿星五大部族的族长组成,在双日的注视下,他会被 “星能射线” 处决 —— 星能射线会直接破坏人体的基因链,让身体在 10 分钟内逐渐溶解,最终化为一滩液体,落得死无全尸的下场。
5. 防爆玻璃后的祈祷:理智与侥幸的拉扯
王侃侃伸手触摸观察窗,冰冷的触感顺着指尖传遍全身,让他稍微冷静 —— 这扇玻璃由 10 层钢化玻璃与 5 层聚能膜交替叠加而成,总厚度达 5 厘米,每一层钢化玻璃都经过 “星核淬火” 处理(将玻璃放入星核铁融化的高温溶液中浸泡 24 小时,溶液温度保持在 1500℃,让玻璃表面形成一层星核铁薄膜,增强硬度),聚能膜则提取自蓝顿星的 “光能苔藓”,能吸收并转化冲击力 —— 当受到外力撞击时,聚能膜会将冲击力转化为光能释放出去,减少玻璃的受力。
经测试,这扇玻璃能承受 1000 吨的冲击力,相当于一艘中型星舰全速撞击的力量,即使被星际战舰的主炮击中也只会出现细微裂纹,不会碎裂伤人,是保护观察人员的最后一道屏障。“再等等,或许是打印过程太复杂,毕竟这是全新的技术,需要更多时间调整参数(比如能量输出功率 —— 当前功率是 5000 千瓦,可能需要提升到 5500 千瓦以加快重组速度;分子重组速度 —— 目前是每秒 1000 个分子,需要根据外壳成型情况调整;反应舱温度 —— 1 号舱当前温度是 25℃,可能需要提高到 30℃以增强分子活性)。” 他在心里给自己打气,指尖无意识地在玻璃上画着圈,那轨迹与核电池的螺旋纹路意外相似,仿佛在通过这种方式,与玻璃后的核电池建立某种联系。
同时,他也在默默祈祷突安成功 —— 至少现在,他还需要这个 “合作伙伴”:突安能为他提供蓝顿星的资源支持(如星核铁 —— 这种材料在地球根本无法获取;引导能量 —— 地球的技术还无法合成),而他则能借助突安的权力,在蓝顿星建立自己的势力 —— 他已经在基地的地球技术员中培养了一批亲信,还与蓝顿星的 “商人部族” 建立了秘密联系,能通过他们获取蓝顿星的内部情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密统帝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密统帝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