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艾买尔星球的整体情况已经趋于稳定,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都凡站在地图前,手中握着激光指示器,指示器发出的红色光点在地图上移动,清晰地指向各个星域,“我们需要更精准的反馈,了解每个星域左单体人的真实情况,确保我们离开后,他们能真正独立生存、发展。所以,我决定启动‘地鹰计划’。”
随着都凡的话音落下,全息地图旁弹出地鹰调研器的三维模型。地鹰调研器的外形像一只展开翅膀的银色飞鸟,线条流畅,充满了未来感。它的体长仅 15 厘米,体重不足 50 克,非常轻便,便于在各种复杂环境中移动。外壳采用 “仿生物鳞片” 设计,鳞片由特殊的记忆金属制成,颜色能根据周围环境自动调整 —— 落在农田里,会变成与土壤相近的褐色;停在屋顶上,会变成与瓦片一致的灰色;落在神坛旁,则与黑色岩石的颜色融为一体,完美隐藏自己。
“每个调研人员都将配备三个地鹰,它们的功能各有侧重,” 都凡继续介绍,模型随即分解,展示出地鹰内部的结构,“一号地鹰搭载声波传感器,灵敏度极高,能收集半径 50 米内左单体人的对话,通过‘语言情绪分析系统’,判断他们的协作意愿、对新制度的接受程度;二号地鹰配备红外探测器,能实时监测左单体人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生理数据,判断其生理健康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三号地鹰则装有土壤分析仪,能实时检测土壤的成分、湿度、肥力,以及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评估生态环境变化,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会议结束后,调研人员立刻开始准备。调研人员李科带着属于自己的三个地鹰,乘坐小型登陆舱前往编号 73 的纺织星域。登陆舱降落在一片隐蔽的森林里,李科打开舱门,将三个地鹰释放出去。三个地鹰立刻展开翅膀,像真正的飞鸟一样,灵活地穿梭在树林中,朝着纺织厂飞去。
一号地鹰率先到达纺织厂,它在空中盘旋了一圈,选择了一个隐蔽的位置 —— 纺织厂的窗台上,这里既能清晰听到车间内的对话,又不容易被发现。它启动声波传感器,开始记录左单体人的协作对话,比如 “你负责梳理丝线,我来操作织机”“这里的丝线太紧了,我们调整一下” 等,数据实时传输回李科的终端。
二号地鹰落在纺织机旁的一个角落里,它启动红外探测器,对准正在操作织机的左单体人。终端屏幕上立刻显示出该左单体人的生理数据:体温 36.5℃,心率 72 次 / 分钟,呼吸频率 18 次 / 分钟,各项数据都在正常范围内,表明其状态良好。
三号地鹰则飞出纺织厂,来到厂区外的农田。它降落在土壤上,启动土壤分析仪,探测器深入土壤 5 厘米,开始检测土壤成分。很快,数据便传输回来:氮含量 1.2%,磷含量 0.8%,钾含量 1.0%,湿度 25%,各项指标都适合作物生长。
与此同时,米凡正专注于穿越右宇宙的准备工作,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 “时空跃迁舱” 的研发与调试中。“时空跃迁舱” 位于 “米王 1 号” 的核心区域,舱体呈圆柱形,直径五米,高八米,外壳由高强度的 “宇宙合金” 制成,能抵御跃迁过程中的极端环境。舱内布满了复杂的线路与屏幕,中央的主屏幕上,左宇宙与右宇宙的星图以三维形式呈现,无数光点代表着空间节点,节点之间用蓝色的线条连接,代表着可能的跃迁路径。
米凡穿着白色的科研制服,站在控制台前,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将左单体人的大脑神经信号图谱与右宇宙的空间震荡频率图谱叠加。令人惊讶的是,两道曲线惊人地吻合,误差不超过 0.001 赫兹。“你看,” 米凡对着通讯器另一端的都凡解释道,声音中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左单体人的大脑中存在一种‘双频神经信号’,这种信号非常特殊,之前我们在其他星球的生物身上从未发现过。而它的频率与右宇宙的空间震荡频率高度相似,这绝不是巧合。”
他顿了顿,手指指向屏幕上重合的曲线,继续说道:“这意味着右宇宙很可能存在‘右单体人’,而且左单体人与右单体人之间或许存在某种‘跨宇宙关联’,可能是基因上的,也可能是文明上的。这也是我们必须前往右宇宙的原因,不仅是为了探索新的文明,更是为了揭开这种关联的秘密,完善我们的‘大科学思维’体系。”
米凡一边说着,一边调试跃迁舱的能量核心。能量核心由 “反物质反应堆” 提供动力,反应堆位于跃迁舱的底部,此时正发出柔和的紫色光芒。米凡盯着控制台屏幕上的能量输出数据,手指在调节旋钮上轻轻转动,将能量输出从 97% 逐步提升到 98%。“目前反应堆的能量输出稳定在 98%,距离跃迁所需的 100% 仅差一步,” 米凡的目光专注而坚定,“但我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跃迁过程中任何一点误差,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密统帝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密统帝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