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实验室里的两种未来
他想起三天前在星际科学院的实验室里,那时他刚结束一场长达十二个小时的实验,正准备收拾东西离开,却突然想起还没对 “人类文明发展方案” 进行最后的模拟推演。于是,他重新坐在控制台前,调出全息屏幕上的模拟系统,输入了两种不同的方案参数。
第一种方案是 “独立支撑模式”,即由技术最先进的几个星球牵头,独自研发防御技术、开采宇宙资源、构建生态系统,其他星球则作为附属,提供基础的原材料与劳动力。在输入参数时,他特意加入了近百年来各星球的资源消耗速率、技术发展速度、人口增长数据,以及宇宙中已知的灾害风险因素。模拟开始后,全息屏幕上首先出现了一条平稳上升的曲线,代表着在最初的三百年里,人类文明的发展速度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防御系统也能抵御大部分常见的宇宙风险。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曲线的上升趋势逐渐放缓,当模拟时间进入五百年时,曲线开始出现波动,代表资源的绿色柱状图不断下降,代表灾害风险的红色折线则持续上升。米凡盯着屏幕,看着模拟画面中,那些技术先进的星球因为过度开采资源,导致母星的生态系统崩溃,不得不将大量人口转移到空间站;而那些附属星球则因为长期缺乏技术支持,无法应对日益恶劣的宇宙环境,纷纷陷入混乱与危机。最终,在模拟时间到达五百二十年时,代表和平指数的曲线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屏幕上弹出一行红色的警告文字:“文明发展失衡,存在解体风险。”
随后,他输入了第二种方案 ——“联通共享模式”,即建立跨星球的合作机制,实现技术共享、资源互补、风险共担,各星球根据自身的优势,分别负责防御系统研发、资源开采、生态建设等不同领域,通过星际网络实时交换数据与成果。在输入参数时,他不仅加入了与第一种方案相同的基础数据,还补充了各星球的优势领域、合作意愿指数、文化融合度等因素。
模拟开始后,全息屏幕上出现了一条缓慢但稳定上升的曲线,代表各星球合作成果的数据点不断在曲线上闪烁。在模拟时间的前一百年里,曲线的上升速度虽然不如第一种方案快,但却始终保持着平稳的态势,没有出现任何波动。当模拟时间进入三百年时,代表技术突破的蓝色光点开始密集出现 —— 人类成功研发出了新型的宇宙防御系统,能够抵御不明文明的探测器干扰;跨星球能源传输网络全面建成,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分配;生态循环技术在各星球广泛应用,贫瘠星球的可居住面积不断扩大。
到了五百年时,代表和平指数的曲线依然保持着上扬趋势,屏幕上显示的文明发展综合指数比第一种方案同期高出了百分之六十。米凡看着屏幕上那些代表各星球和谐共处的画面 —— 来自不同星球的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共同研发新技术,孩子们在跨星球的虚拟学校里一起学习宇宙知识,商人们通过星际贸易网络交换着特色商品,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
“个体的光芒再亮,也照不亮整个宇宙的黑暗。” 米凡在心里默念着这句话,这是他在研究宇宙星系时得出的感悟 —— 一颗恒星的光芒再璀璨,也只能照亮有限的区域,只有当无数颗恒星汇聚在一起,形成星系,才能在宇宙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人类文明亦是如此。指尖划过扶手的曲线突然停顿,他似乎想到了什么,抬手调出个人终端,将刚才会议的录像与模拟数据叠加在一起。屏幕上瞬间浮现出无数条交错的光轨,这些光轨有的来自会议中代表们的发言记录,有的来自模拟数据中的发展曲线,它们相互交织,相互缠绕,像一张正在编织的宇宙安全网,将人类文明的未来紧紧包裹其中。
4. 终端里的异常数据
米凡的指尖在个人终端的屏幕上滑动,试图将会议录像中的关键信息与模拟数据进行更精准的匹配。当他将 “大宇宙军” 计划的投票结果数据拖到模拟曲线的对应位置时,终端屏幕突然闪烁了一下,原本清晰的光轨出现了短暂的紊乱,随后便恢复了正常。他皱了皱眉,以为是终端的信号受到了议事厅内其他设备的干扰,便没太在意,继续调整数据的叠加参数。
可就在他准备保存当前的叠加结果时,终端屏幕再次出现了异常 —— 屏幕右下角突然弹出一个小小的数据窗口,窗口内显示着一串杂乱的代码,这些代码闪烁着微弱的绿光,与终端正常的数据显示颜色截然不同。米凡的心跳瞬间加快了几分,他立刻停止了手中的操作,将那个数据窗口放大。仔细一看,他发现那些代码虽然看似杂乱,却隐藏着某种规律,代码的排列顺序与他之前研究过的 “宇宙暗码” 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宇宙暗码” 是他在研究暗能量时偶然发现的一种特殊代码,它广泛存在于宇宙的背景辐射中,似乎是宇宙诞生时留下的印记。他花了整整三年时间,才破译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发现这些代码竟然包含着宇宙的演化规律、星系的形成过程,甚至还有一些尚未被人类观测到的宇宙区域的信息。他一直认为,“宇宙暗码” 是解开宇宙终极奥秘的关键,也是人类文明能够在宇宙中长久存续的重要线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密统帝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密统帝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