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凡指尖在地图上滑动,调出泽洛斯殖民区周边星域图:“这片区域靠近‘废弃星带’,传说那里藏着史前文明遗迹。”他抬头看向达尔文,“或许对方的目标不是殖民区,而是遗迹中的某种技术。”达尔文将军沉思片刻,敲了敲桌面:“命令第七舰队抽调一支精锐小队,明日随第三舰队一同出发,先支援泽洛斯殖民区,再深入星带侦察。”
会议进行到正午时,通讯官推门而入,神色凝重:“将军,蓝顿星球东部监测站发来警报——检测到三艘不明飞船正朝维和楼方向飞来,速度极快,已突破外层警戒圈!”众人瞬间起身,达尔文将军快步走到指挥台前,激活全域通讯:“各楼层进入二级戒备!武器库立即发放备用能量块,引导员组织士兵前往紧急防御工事!”
观礼台早已空无一人,平原上的居民也被紧急疏散。李维和王浩刚回到宿舍,就听到走廊里的警报声:“所有士兵立即到15层集结!重复,立即到15层集结!”两人抓起步枪,跟着人流冲向电梯。李维摸了摸口袋里的纪念币,心中默念:妹妹,等我。电梯门打开的瞬间,他看到窗外的天空中,三艘银色飞船正快速逼近,船身上没有任何标识,只有紫色的能量纹路在阳光下格外刺眼——密统帝国在蓝顿星球的维和使命,从入驻第一天起,就注定不会平静。
1、维和楼入驻筹备与初貌
1、维和楼入驻筹备与初貌
按照米凡最初的设想,维和楼的设计容量能够同时容纳3亿大宇宙维和军,而第一批入驻的600万维和战士,只是维和楼接纳能力的五分之一。这座被蓝顿星球居民称为“星穹之脊”的巨型建筑,是密统帝国耗费五年星际资源打造的军事枢纽,从立项之初就承载着守护银河系西旋臂的战略使命。
按照米凡最初的设想,维和楼的设计容量能够同时容纳3亿大宇宙维和军,而第一批入驻的600万维和战士,只是维和楼接纳能力的五分之一。
为了让入驻过程如同精密仪器运转般有序,米凡联合达尔文将军组建了专项筹备小组,耗时三个月打磨出万字入驻手册。手册中不仅将600万士兵按作战序列划分为12个批次,每批次50万人分时段进入,更对每个楼层的功能分区做了极致规划—— residential area 集中在1-200层,武器库与装备维护中心深埋地下30-80层,训练场地则占据201-500层的广阔空间,甚至连士兵每日的动线都经过上千次模拟优化。
为了确保入驻过程井然有序,米凡与达尔文将军提前制定了详细的入驻计划:将600万士兵分成12个批次,每个批次50万人,按照部队番号依次进入维和楼;每个楼层都安排了10名引导员,负责带领士兵找到自己的宿舍、武器库与训练场地;同时,在维和楼的各个入口处设置了智能登记系统,士兵只需扫描身份芯片,就能快速完成入驻登记。
筹备小组还在细节上做足功夫:每个楼层配备10名经过帝国军事学院特训的引导员,他们手腕上佩戴着“星图导航仪”,能实时显示楼内人员密度与最优路线;各入口处的智能登记系统采用“三重核验技术”,士兵需同时扫描身份芯片、虹膜与声波,确保信息零误差,这套系统的响应速度达到每秒40次,即便高峰时段也能保持高效运转。
入驻当天,阳光透过蓝顿星球的大气层,洒在龙体维和楼上,让金龙的鳞片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整座大楼显得极为壮观。这座耗时三年建成的巨型建筑,不仅是大宇宙维和军的驻蓝顿星球总部,更是密统帝国在银河系边缘树立的科技与军事象征。
入驻当天的蓝顿星球,天空呈现出独特的靛蓝色,两颗卫星悬挂在维和楼上空,折射出淡紫色的光晕。这座以“龙形图腾”为设计灵感的建筑,外墙覆盖着由“星砂合金”锻造的鳞片式装甲,在阳光下流转着金属光泽,龙首位置的指挥塔高达千米,顶端的帝国国徽在气流中微微颤动,仿佛在宣告着维和力量的正式降临。
从高空俯瞰,维和楼宛如一条盘踞在蓝顿星球平原上的金色巨龙,龙首朝向星际航道的方向,龙尾延伸至地下三百米的防御工事,楼体表面的能量纹路在阳光下若隐若现,时刻准备启动全域防御屏障。
首批入驻的士兵来自蓝顿星球本土防卫军与帝国星际机动旅,其中蓝顿籍战士平均身高2.5米,身形挺拔如青松。他们身着的“金龟韧材”军装经过第三代改良,在保留轻便特性的同时,能量护盾的防御阈值提升了40%,能抵御脉冲步枪的连续射击;背上的“星河-Ⅴ型”能量步枪搭载着智能瞄准系统,腰间的粒子匕首则刻有专属编号,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银光。
高大的蓝顿星球人类战士,平均身高达到2.5米,他们穿着由“金龟韧材”改良而成的军装,军装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能量护盾,既轻便又能抵御普通武器的攻击;战士们全副武装,背着最新式的“星尘-Ⅲ型”能量步枪,腰间别着粒子匕首,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在各自长官的指挥下,有序地走进维和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密统帝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密统帝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