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点点头,打开书桌抽屉里的铁盒子。里面的信依旧整整齐齐地放着,最上面的一封,还是周叙白五十岁那年在医院写的。安安伸出小手,轻轻碰了碰信封,像是怕碰坏了一样:“太爷爷写的字,真好看。”
“等你再大一点,妈妈教你认字,你就可以自己读太爷爷写的信了。”念念笑着说。
安安用力点头:“好!我要快点长大,读太爷爷的信给小银杏树听。”
收拾完房间,一家人又去院子里查看暖气。小周拿着扳手,仔细检查着暖气片的接口,苏晚在旁边递工具,念念则和安安坐在石阶上晒太阳。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一点都不觉得冷。安安靠在念念怀里,看着大银杏的枝桠:“妈妈,你说太爷爷和太奶奶,会不会在天上看着我们呀?”
“会的。”念念望着天空,“他们会看着安安长大,看着小银杏树长高,看着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的。”
中午的时候,王婶果然端着一碗糖炒栗子过来了。栗子热乎乎的,剥开来,果肉又甜又糯。安安吃得满脸都是,苏晚笑着拿纸巾帮他擦脸:“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王奶奶炒的栗子,比城里买的好吃。”安安一边嚼着栗子,一边说。
“好吃下次再来,奶奶给你炒。”王婶笑得眼睛都眯了。
下午,天气依旧很好。苏晚提议去村后的山上看看,说是冬天的山虽然没有秋天的红叶,却有不一样的清净。念念和小周都同意,安安更是兴奋得跳了起来,非要拉着苏晚的手走在前面。
山上的小路铺着一层薄薄的霜,走起来有些滑。小周扶着苏晚,念念则牵着安安,慢慢往上走。路边的灌木丛光秃秃的,却偶尔能看到几只小麻雀,叽叽喳喳地跳来跳去。安安时不时停下来,捡起地上的小石子,说是要带回家给小银杏树当“朋友”。
走到山顶的时候,能看到整个村子的景象。远处的田野里,麦苗绿油油的,近处的房屋错落有致,而太奶奶家的院子,那棵大银杏,在众多房屋中格外显眼——即使没有叶子,它依旧是村子里最特别的存在。
“妈妈,你看!太奶奶家的银杏树!”安安指着远处,兴奋地喊。
念念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她想起太奶奶日记里写的,周叙白曾经带她来过这里,说从山顶看下去,他们的家就像被银杏守护着一样。如今,这句话成了真——那棵银杏,不仅守护着太奶奶和周叙白的回忆,也守护着他们一家的幸福。
“我们在这里拍张照吧。”小周拿出手机,提议道。
苏晚站在中间,念念抱着安安,小周站在旁边。手机镜头里,一家人的笑容和远处的银杏相映成趣。安安看着手机里的照片,笑着说:“等回去,我把照片贴在小银杏树旁边,让它也看看我们。”
下山的时候,安安走累了,小周把他抱起来。安安趴在小周肩膀上,看着路边的风景,小声说:“爸爸,明年春天,我们再来这里好不好?我想看看太奶奶家的银杏树长新叶子的样子。”
“好啊。”小周笑着说,“等春天来了,我们就来。”
回到老房子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夕阳把大银杏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院子里,像是给地面铺了一层温柔的纱。苏晚开始准备晚饭,念念则帮着洗菜,小周带着安安在院子里玩石子。
晚饭很简单,却很温馨。有苏晚炖的鸡汤,有炒青菜,还有安安最喜欢的红烧肉。安安吃了满满一碗饭,还喝了两碗鸡汤,说是要长高高,好保护小银杏树。
临走前,念念又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看着那棵大银杏。她想起太奶奶日记里的最后一句话:“银杏在,家就在。”如今她终于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银杏不仅仅是一棵树,更是家的象征,是爱的传承。只要银杏还在,太奶奶和周叙白的爱就还在,这个家的温暖就还在。
“太奶奶,太爷爷,我们走了。”念念在心里默默说,“春天的时候,我们再来看你们。”
车子驶离老房子时,安安趴在车窗上,一直望着那棵大银杏,直到它变成一个小小的黑点,消失在视线里。他从兜里掏出一颗没吃完的糖炒栗子,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里:“这颗栗子,我要留给小银杏树,让它也尝尝王奶奶的手艺。”
念念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眼里含着泪水,却笑着说:“好,等明天我们去看小银杏树,就把栗子给它。”
回到城里的家,已经是晚上了。安安不等洗漱,就跑到花园里,把那颗糖炒栗子放在小银杏树下:“小银杏树,这是王奶奶炒的栗子,可甜了,你尝尝。”说完,他又蹲在树下,小声说了好一会儿话,才被念念拉着去洗漱。
躺在床上,安安抱着那方绣着银杏叶的手帕,很快就睡着了。念念坐在床边,看着儿子的睡颜,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这个冬天,因为有银杏的陪伴,不会寒冷;而未来的日子,因为有爱的传承,会永远温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偷偷听风说你请大家收藏:(m.20xs.org)偷偷听风说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