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震山那句“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警告,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陆卫国心头激起圈圈涟漪,迅速扩散成巨大的不安。他送走老首长,看着吉普车消失在营区林荫道的尽头,阳光刺眼,却驱不散心头沉甸甸的阴霾。名单,那份染血的名单,此刻已化作最危险的引信,埋进了高层权力结构的深处,引爆只是时间问题。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思绪,转身大步走向营区核心办公区,那里,还有无数后续需要他坐镇处理,风暴来临前的宁静,更需要绝对的警惕。
**重症观察病房。**
周震山那番掷地有声、带着战火硝烟味的话语,如同强心剂注入陆铮濒临崩溃的精神世界。绝望的坚冰被砸开裂缝,一股属于军人骨子里的、被强行唤醒的不屈和血性,正艰难地对抗着冰冷的现实。他不再空洞地望着天花板,目光沉凝,落在自己那只被层层包裹、沉重麻木的左臂上。疼痛是持续的、尖锐的提醒,但此刻,这疼痛似乎也带上了一种异样的分量——伤疤的重量,也是责任的重量。
沈念薇小心翼翼地喂他喝完最后一口温热的小米粥,用温热的毛巾轻轻擦拭他嘴角的痕迹。两人之间没有过多的言语,病房里只有医疗器械规律的滴答声和她收拾碗勺的轻微声响。一种劫后余生的疲惫和心照不宣的沉重弥漫在空气中。
“念薇,”陆铮的声音依旧沙哑,却比之前多了一丝沉稳,他艰难地转动脖颈,目光落在她疲惫却依旧清亮的眼眸上,“名单……后来怎么样了?”这是他清醒后最关心的问题之一,那份险些葬身火海、又染着他鲜血的名单,其分量他比谁都清楚。
沈念薇动作一顿,放下碗,神情变得凝重而谨慎。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紧闭的病房门,压低声音,将陆卫国拿走名单、交代保密纪律、以及王栋梁(寒鸦)后续参与安保的事情简要说了一遍,隐去了“鼹鼠”和更高级别的信息,只道:“陆伯伯说,事情很复杂,让我们安心休养,后续可能需要配合调查。”
陆铮沉默地点点头,眼神深邃。他明白父亲和“寒鸦”肩上的压力。他不再追问名单细节,目光重新回到自己的左臂,声音低沉:“医生……除了那些,还说了什么?康复……有机会吗?”
沈念薇看着他眼中那丝不易察觉的希冀和深藏的焦虑,心中一痛,却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充满希望:“有!当然有!军医说了,手术很成功,保住了手臂!现在最重要的是术后恢复和系统的康复训练!总院的专家已经在路上了,是神经和运动康复领域的权威!陆伯伯亲自安排的!”她顿了顿,鼓起勇气,伸手轻轻覆在他完好的右手手背上,传递着温暖和力量,“陆铮,周伯伯说得对,我们相信医生,更要相信你自己!你一定能好起来的!”
陆铮感受着手背上她微凉却坚定的触感,没有抽回手,也没有说话,只是反手,用还能用力的右手手指,轻轻回握了她一下。这个细微的动作,让沈念薇的心猛地一颤,一股暖流瞬间驱散了心底的寒意。
就在这时,病房门被敲响。两名穿着整洁军装、表情严肃、气质精干的中年军官走了进来。他们没有佩戴具体的部队标识,但那种冷峻、审慎的目光和一丝不苟的姿态,无声地宣告着他们的身份——来自更高层、负责特殊调查的审查人员。
“陆铮同志,沈念薇同志。”为首一位戴着眼镜、面容方正的中年军官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无形的压力,“我们是总部特派调查组的成员,我姓吴。关于‘青松岭疗养院’事件以及相关物品(他没有直接提名单),需要向二位详细了解一下情况。请配合我们的工作。”
审查,终于来了。沈念薇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下意识地收回了手。陆铮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而冷静,他微微颔首,声音虽然虚弱却异常清晰:“明白。请问吧。”
“沈念薇同志,请先跟我们到隔壁房间。”吴姓军官的目光转向沈念薇,语气不容置疑。
沈念薇看了陆铮一眼,陆铮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她深吸一口气,站起身,跟着两名军官离开了病房。
隔壁的空房间被临时布置成了询问室。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气氛压抑。沈念薇坐在其中一把椅子上,面对吴姓军官和另一位负责记录的年轻军官。灯光有些刺眼。
询问开始了。问题细致、严谨,甚至带着一丝苛刻。从她如何进入疗养院采访,如何发现档案室的异常,如何遭遇袭击,如何被陆铮救下,如何在主楼大厅注意到轮椅老头,如何最终指认……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时间点,甚至她当时的心理活动和判断依据,都被反复询问、核实。
“沈记者,你提到在主楼大厅‘惊鸿一瞥’,就记住了轮椅老人的特征,并最终在技术科指认。根据我们了解,当时大厅人员混杂,光线并不算好,你为何会对一个陌生老人印象如此深刻?是否有其他原因促使你注意到他?”吴姓军官推了推眼镜,目光如探照灯般审视着沈念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与你共赴河山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与你共赴河山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