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压缩包的加密方式非常古老,甚至有些笨拙,不像“蜂鸟”后期风格,倒像是他很多年前的习惯。沈念薇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动用了几种早已淘汰的早期解密算法进行碰撞。
竟然成功了! 压缩包被解开,里面不是技术资料,而是一些扫描的、分辨率很低的黑白照片和一封冗长的、未曾加密的纯文本电子信件。信件的日期,赫然是——十五年前!
沈念薇的心跳骤然加速!十五年前,“蜂鸟”应该才刚刚以“牧羊人”的身份打入敌人内部不久!
她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信件的内容,让她瞬间屏住了呼吸! 这封信,是年轻的“牧羊人”写给他唯一的上线(一位早已牺牲的老情报员)的私人汇报!信中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激情、深入虎穴的紧张、对战友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但在信件的中后段,他用大量篇幅,激动而详细地描述了一次“意外发现”!
“……在一次接近目标核心实验室的任务中,我意外接触到了一套他们用于‘神经交互操控’实验的废弃原型机。该设备利用特定复合频谱电磁场,试图实现人脑与机器的直接指令传输。设备极不稳定且危险,已被废弃。但我在偷偷研究其残留数据时,发现其发射的某种特定调制波,竟能引起我旧伤(左臂尺神经陈旧性损伤)部位的微弱‘共振’!似有缓解麻木、增强生物电活性之效!……”
“……我将其称为‘亚伯拉罕之匙’,取自《圣经》中献祭与救赎之意。它蕴含着修复的希望,却也带着毁灭的诅咒(设备原实验导致多名被试者神经永久性损伤)。我记录下了一些关键参数和频率区间,但深知其危险性,未敢深入,亦未上报。不知此发现是上帝的馈赠,还是魔鬼的诱惑……”
“……若将来有一日,我身陷囹圄或心智迷失,望后来者若见此信,慎用此‘匙’。欲启此门,需满足三重要件,缺一不可,否则必遭反噬:其一,受体神经需为特定类型之陈旧性损伤,新生断损无效;其二,初始能量强度需低于阈值XXX,持续浸润,不可冒进;其三,需有极强的外部生物电信号引导与同步(或需配合高强度意念驱动?),否则易引发混沌失控……”
信件在这里戛然而止,后面似乎还有内容,但数据损坏了。
沈念薇如同被闪电击中,僵在屏幕前!浑身血液仿佛瞬间凝固,又瞬间沸腾! “亚伯拉罕之匙”!满足三重要件!特定陈旧性损伤!低强度浸润!外部生物电引导! 所有线索全部串联起来了!这不是推测!“蜂鸟”(牧羊人)早就发现了!他不仅命名了它,更关键的是——他明确指出了使用的苛刻前提和致命风险! 而他后期笔记中那句模糊的“或可用于修复”,根本是误导!是他心智迷失后布下的又一个陷阱!如果没有这封早期的信,任何人贸然尝试,结果都将是毁灭性的!
巨大的震惊和后怕之后,是难以言喻的狂喜!钥匙!他们找到了那把关键的、被隐藏了十五年的“钥匙”!
她猛地站起身,因为激动和久坐而一阵眩晕,差点摔倒。她扶着桌子,大口喘息,然后不顾一切地冲向病房!
“陆铮!陆铮!找到了!我找到了!”她几乎是撞开病房门,声音因极度激动而尖锐变形,将笔记本电脑屏幕直接怼到刚刚结束一轮训练、正在休息的陆铮面前!
陆铮被她吓了一跳,但当他的目光扫过屏幕上那封信的内容时,尤其是看到那“三重要件”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身体因震惊而猛地绷直!完好的右手死死攥住了床单!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不是路错了,而是他们之前的方法完全错了!高强度、短时间的刺激只会导致失控和毁灭!需要的是“低强度浸润”和“外部引导”! 而他的伤情(爆炸导致的神经严重挫裂伤加旧伤)、他正在进行的超高强度意念驱动训练(外部生物电引导)、以及“零域”实验那极低功率的设定(阴差阳错符合了低强度),竟然误打误撞地部分满足了前两个条件!所以才出现了那短暂而宝贵的同步!而信号崩溃,正是因为缺乏最关键的、稳定的“外部引导”以及可能功率依旧偏高!
“这封信……能证实吗?”陆铮的声音因激动而嘶哑不堪,目光死死盯着屏幕。
“加密方式、行文习惯、提到的老情报员代号,都经过初步交叉验证,确认为‘蜂鸟’早期笔迹可能性超过90%!我已经把数据打包发给‘磐石’和总部技术安全委员会了!”沈念薇语速飞快,脸上洋溢着巨大的兴奋和发现真相的红晕,“我们之前的方向没错,只是方法完全错了!我们有地图了,陆铮!我们有地图了!”
巨大的希望如同阳光,瞬间驱散了多日来的阴霾和压抑!两人激动地对视着,都能看到对方眼中那重燃的、更加理性的火焰。
然而,就在这时,沈念薇口袋里的加密通讯器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是“磐石”的专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与你共赴河山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与你共赴河山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