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被推开的时候,我正靠在玄关的墙上。钥匙插进锁孔的声音很轻,但还是让我绷紧了肩膀。
江逾白比我反应更快,他一步挡在我前面,手已经搭上门把手。门外的人没再动,停了几秒,传来一声“抱歉,走错了”。
脚步声远去,走廊恢复安静。
我松了口气,低头看着自己还抓着包带的手。江逾白回过头,眼神从警惕变成温和。“没事了。”
我没说话,只是点点头。刚才那一瞬的紧张像一根线,突然断了,整个人有点发空。
第二天早上,我们一起去上课。教室在二楼,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桌面上。我坐在靠窗的位置,把笔记本打开。这节课是研讨课,Prof. Brown主持,主题是跨文化传播中的表达差异。
他站在讲台前,目光扫过全班,“今天我们继续讨论非语言信息在沟通中的作用。”
我听着,手指无意识地转着笔。上一次发言时,我说了一个想法,结果同学问:“你到底想表达什么?”那一刻的感觉又浮上来——明明心里清楚,可说出来的话就像散了一地的碎片,没人能拼好。
轮到小组汇报时,我站起来。声音不大,但我尽力让语速平稳。“我想说的是,有些群体的声音不是没有价值,而是被形式掩盖了。比如贫困学生抄作业,并不是懒惰,而是他们连基本的学习条件都没有。”
话刚说完,旁边一个男生皱眉说:“但抄袭就是不对吧?你怎么总是为这种行为找理由?”
我愣住。我不是在替谁开脱,我只是想说背后的原因。可这话出口后,好像又被误解了。
Prof. Brown也看着我,眉头微蹙。“Miss Lin, could you clarify your point?”
那句话像一盆冷水浇下来。我张了张嘴,却不知道怎么往下接。熟悉的无力感回来了——我知道自己想说什么,可别人听不懂。
我低下头,手指攥紧了笔杆。心跳有点快,呼吸也变得短促。我不想再说了。
就在这时,Prof. Brown忽然清了清嗓子,用缓慢但清晰的中文说道:“江先生昨晚教我一句话——‘林溪的脑回路是迷宫,但我有地图’。”
教室一下子安静了。
我猛地抬头,看向讲台。Prof. Brown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并不冷。他继续说:“他说,林溪不是不会表达,她是用另一种方式思考。而他,愿意做那个翻译的人。”
我的视线不由自主转向后排。江逾白已经站起身,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封皮是深蓝色的,边角有些磨损。
他走过来,脚步很稳。走到我身边时,停下,把笔记本举起来。“现在我是专业林溪语翻译。”
有人笑了,不是嘲笑,更像是被这种坦然打动。
他翻开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拼音标注、词语替换建议,还有简单的符号和图画。我一眼认出那是我前几天随口说的话。
“你想说的是——”他声音放低了些,只够我听见,“这个创意的核心,不是形式,而是‘被看见’的权利,对吗?”
我喉咙一紧,差点说不出话。他说得完全正确。那是我心里真正的意思,只是我没能力把它完整地组织出来。
他转过身,面对全班,念出一段写好的转译稿:“林溪原话:‘他们不是抄答案,是背药方。书包重,是因为里面有妈妈的命。’”
这句话一出,整个教室都静了下来。
Prof. Brown缓缓点头,“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声音——不完美,但真实。它提醒我们,沟通不仅是语法正确,更是理解那些说不出口的部分。”他看向我,“谢谢你,让我学会一种新的语言。”
我没有立刻回应。心还在跳,但不再是压抑的慌乱,而是一种慢慢升上来的暖意。
我伸手接过江逾白递来的笔记本。翻了几页,发现每一条记录都有时间、场景,甚至语气提示。有次我在食堂抱怨课程太死板,我说“这课像水泥管子”,他记下了,旁边写着:“比喻意图:缺乏灵活性,压抑创造力。”
还有一次我说“有些人笑得像糖纸”,他标注:“观察对象:表面友好但无实质交流的人。”
这些话我当时说完了就忘了,我以为没人记得,也没人在意。
原来他一直都在听。
我把笔记本合上,抱在怀里。抬起头,在所有人注视下,用中文说:“我不是不会说,我只是……以前没人愿意听我慢慢说。”
然后我看向江逾白,声音轻但清楚:“谢谢你,一直听得懂我。”
他说不出话的样子,但他笑了。那种笑不是应付场合的礼貌微笑,是从眼睛里透出来的。
他没再说什么,只是轻轻把我的水杯往我这边推了推。杯子底下压着一张小纸条,我抽出来看,是他写的字:“下次可以直接说‘我觉得不对’,不用绕圈子。我会接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告白指令请签收》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告白指令请签收请大家收藏:(m.20xs.org)告白指令请签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