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星新总部启用后的首个周末,上海张江科学城还裹在清晨的薄雾里,38 层总裁办公室的落地窗外,智慧路灯正顺着街道次第亮起 —— 暖黄色的光透过薄雾洒在路面,灯杆上的显示屏滚动着 “PM2.5 23μg/m3 空气质量优” 的字样,连车流都显得比往常更有序。林辰指尖抵着冰凉的玻璃,目光却越过新园区的草坪,落在隔壁那栋灰扑扑的旧办公楼。楼体上 “拆迁施工” 的红色横幅格外刺眼,那是辰星从 3 个人的小团队,一步步做到行业标杆的起点。
“林总,旧办公室还有几箱文件没搬,都是 2018 年之前的,行政部问要不要直接销毁?” 助理前一天下午的话,突然在耳边响起。林辰当时没多想,只说 “我去看看”—— 他总觉得,那些陪着辰星熬过最苦日子的文件,不该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消失。
上午九点,林辰推开了旧办公室的门。钥匙插进锁孔时,生锈的锁芯发出 “咔嗒” 一声闷响,像在叩响尘封的记忆。办公室里还留着当年的格局:靠窗的位置是他的工位,桌面划痕里还嵌着咖啡渍;墙角的绿萝早就枯成了褐色,藤蔓耷拉在花盆外,唯独陶盆上用马克笔写的 “辰星加油” 还清晰可见 —— 那是张昊当年亲手写的。林辰走过去,指尖轻轻拂过花盆,指腹沾了一层薄灰。
他蹲下身,打开书架最底层那个贴着 “废弃项目 2015-2018” 的纸箱。文件袋上的标签大多模糊不清,只有 “智慧路灯初代方案”“工业传感器测试报告” 等字样还能辨认。林辰随手拿出一个文件袋,里面是 2016 年的项目预算表,纸页上还留着他和张昊的笔迹:他写的 “成本过高,需优化”,张昊在旁边画了个笑脸,批注 “放心,我去谈供应商”。那时候的张昊,总是这样,像个永远充满干劲的伙伴,可谁能想到,他会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指尖继续在纸箱里摸索,突然触到一个冰凉坚硬的物体,质感和纸张完全不同。林辰愣了一下,伸手将它掏出来 —— 是个巴掌大的铁盒,盒身印着辰星早期的蓝色 logo,边缘已经锈出了暗红色的痕迹,锁扣也锈死了。他对这个铁盒毫无印象,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没找到任何标记。
“这里面会是什么?” 林辰皱着眉,从公文包里掏出美工刀。刀刃小心翼翼地插进锈死的锁扣,轻轻一撬,“啪” 的一声,盒盖弹开了。一股混杂着旧纸张霉味、金属锈迹,还有淡淡樟脑丸的气息扑面而来 —— 那是老办公室常用的防潮防虫的味道。林辰屏住呼吸,低头看向盒内:里面整齐地叠着几册线装的项目计划书,纸页边缘已经发脆,最上面一本的封皮写着 “辰星智慧城市 1.0 方案(2017)”。
他拿起一本翻开,里面夹着当年团队在会议室熬夜的照片:他和张昊坐在最前面,手里拿着泡面,身后的白板写满了公式和流程图。林辰的嘴角不自觉地弯了弯,那些日子虽然苦,却透着一股踏实的劲儿。可当他把最后一本计划书拿出来时,动作突然僵住 —— 铁盒底部,还压着一张被反复折叠过的邮件打印件,纸页已经黄得发暗,折痕处裂开了细微的口子,仿佛稍一用力就会碎掉。
林辰的心跳莫名加快,他用指尖轻轻捏住打印件的边缘,缓缓展开。发件人一栏的名字,像一道惊雷劈在他眼前:“张昊 zhanghao@chenxing-tech.”。
张昊!林辰的手指猛地收紧,指甲几乎要嵌进纸页里。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移向收件人邮箱 —— 用户名被人用黑色马克笔涂掉了几位,但后缀 “@douglas-fund.lu” 却清晰得刺眼。这个后缀,他这辈子都不会忘 —— 道格拉斯基金,约翰的基金!当年约翰就是靠着这家基金,一次次试图收购辰星,甚至在反收购战中散布谣言,现在,张昊的邮件,竟然发给了约翰的基金?
林辰的指尖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他把打印件凑到窗边,借着晨光逐字辨认邮件内容。正文只有一句话,短短十一个字,却像重锤一样砸在他的心上:“辰星资金流向已同步,按计划推进。”
“资金流向”“按计划推进”…… 这两个短语在脑海里反复回荡,前世辰星破产的画面突然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2019 年的冬天,公司刚签下一个亿元订单,所有人都在庆祝,可短短一个月后,银行突然抽贷,供应商集体上门催款,核心客户也以 “技术不达标” 为由取消订单。资金链断裂的速度太快,快到他连找原因的时间都没有,只能眼睁睁看着辰星倒闭。他曾无数次在深夜复盘,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始终找不到突破口。现在,这封邮件,像一把生锈的钥匙,突然打开了他深埋心底多年的疑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带记忆爱你请大家收藏:(m.20xs.org)带记忆爱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