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宫中那道冰冷审视的目光,如同悬于九天的利剑,虽未落下,其无形的锋锐已让殷星道心蒙上一层微尘。他清晰地认识到,与道祖之间那层朦胧的纱幔已被彻底撕开,彼此已站在了对立的棋局两端。青木大世界的吞噬,不仅是养分,更是一记敲向旧有秩序的战鼓。
然而,这记战鼓的回响,却并非全然利好。
随着青木大世界那磅礴而精纯的木系本源被洪荒天地彻底吸收、同化,变化不再是细微的感知,而是开始显现于宏观。
洪荒的体积,开始了肉眼可见的增长。
并非简单的等比例膨胀,而是如同吹胀的气球,边界处的混沌被强行推开,清浊之气在新的疆域内分化,演化出略显稀薄的山川雏形与星空尘埃。天地之间的距离在被拉大,原本一些作为边界标识的古老星辰,其相对位置发生了明显的偏移。若从极高远的混沌视角俯瞰,整个洪荒世界,正像一个缓慢舒展肢体的巨人,体型在增大,轮廓在变化。
这本是值得庆贺的成长,但殷星,以及高踞各方道场的天道圣人们,却几乎在同一时间,皱起了眉头。
天地在“变重”。
并非物质层面的重量,而是本源、规则、存在本身叠加后,对世界结构产生的某种无形压力。苍穹仿佛变得更加“低沉”,大地似乎承载了更多的“负担”。一种微妙的、向内“合拢”的趋势,如同无形的潮汐,开始作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表现在具体层面:一些新生的、结构尚不稳固的山脉,在无人触及的情况下,自行出现了缓慢的崩塌。某些地脉节点,灵气流转变得晦涩,如同不堪重负的血管。而最为明显的,是天穹之上,万千星辰的轨迹,开始发生集体性的、微小却持续的偏移!它们不再严格按照固有的天道轨迹运行,仿佛被那无形的“合拢”之力牵引,轨迹变得躁动不安。
若放任不管,随着洪荒继续吞噬、继续壮大,这种内向的压力会不断累积。终有一日,苍穹会真的“塌陷”,大地会向内“蜷缩”,整个庞大的世界结构,可能从内部自行崩解,重归混沌!这便是成长带来的“重量”,是世界本源壮大后,其自身结构强度无法匹配所引发的致命隐患。
朝歌城中,殷星一步踏出,已至九天之上。他周身皇道龙气与混元道果之力自然流转,抵御着那无所不在的“合拢”趋势。他伸出手掌,感受着虚空传来的、仿佛要将万物挤压回原点的无形力道,眼神凝重。
“陛下,天地结构不稳,星辰移位,长此以往,恐有大患。”昊天的声音透过灵网传来,带着一丝忧虑。他执掌天庭多年,对周天星辰的运转最为敏感。
几乎同时,几道强横的圣念也扫过苍穹与大地,带着不同程度的惊疑与算计。
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冷哼一声:“妄动干戈,拔苗助长,终招恶果!此等隐患,看尔如何收拾!”他乐见殷星陷入困境,这印证了他对“顺天”的坚持。
金鳌岛碧游宫,通天教主抚摸着青萍剑,剑身轻鸣,似要斩开这无形的束缚。“枷锁之外,尚有倾覆之危……超脱之路,果然荆棘遍布。”他眼中却无退缩,反而战意更盛。
娲皇宫内,女娲娘娘凝视着山河社稷图中微微扭曲的山川走势,默然不语。
首阳山八景宫,太清老子眼皮微抬,看了一眼那无形中向内压缩的天地之力,又缓缓闭合,身下太极图缓缓旋转,化解着施加于自身道场的压力,依旧无为。
如何解决?
加固天地?谈何容易。这并非寻常的补天,而是要为整个不断“增重”的洪荒,提供一个持续且能随之成长的“支撑”!需要的是能承载世界本源的至高神物,或是……一方同样能不断成长、足以分担这“重量”的“基座”。
殷星立于虚空,任由那越来越明显的“合拢”之力挤压着他的护体神光,发出细微的嗤嗤声响。他脑海中飞速掠过各种可能性,洪荒已知的诸多先天至宝,似乎无一能完美胜任此任。天庭?地脉?幽冥?皆有其极限。
就在那无形的压力仿佛要凝聚成实质,让下方朝歌城的防护法网都开始微微扭曲变形之际,殷星福至心灵,意识沉入自身道基的最深处。
那里,并非空无一物。
一方浩瀚无垠,却始终隐于他体内,随着他修为提升、道果完善而不断演化的世界,正静静悬浮。
内景乾坤,小千世界!
这本是他混元道果的根基显化,初时不过方寸之地,随他征战、悟道、吞噬虚无、乃至观摩洪荒晋升与吞噬青木大世界,这片内景世界早已今非昔比。其内法则日趋完善,虽远不及洪荒广袤复杂,却自成一格,根基扎实,更蕴含着一丝他炼化虚无后所得的、超脱于寻常存在概念的意蕴。
此刻,这片内景世界,在殷星的感知中,不再仅仅是他道果的附属,其“体积”与“稳固程度”,竟似乎……足以分担一部分洪荒此刻的“重量”!
一个近乎疯狂的念头,如同划破黑暗的闪电,骤然出现在殷星的心神之中。
若将这内景世界……显化于外,以其为“基石”,承载乃至分担洪荒之“重”……
喜欢人族圣朝:从商纣五皇子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人族圣朝:从商纣五皇子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