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长城工程在林悦的精心规划与推进下逐步展开,秦始皇对她的能力愈发信任与赞赏。这一日,朝堂之上,秦始皇神色凝重地对林悦提及了一项新的重大工程——灵渠的开凿。
“皇后,如今我大秦疆土辽阔,南方百越之地虽已纳入版图,但交通与物资运输极为不便。灵渠之事,关乎大秦对南方的统治与开发,朕思来想去,唯有你可担此重任。”秦始皇目光坚定,言语间满是对林悦的期许。
林悦心中明白,灵渠的开凿乃是千古伟业,其难度与重要性丝毫不亚于长城工程。但她并未有丝毫退缩,毅然领命:“陛下放心,臣妾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所托。”
领命之后,林悦迅速组建了一支专业的考察队伍,队伍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也有对水利知识略有研究的年轻学子。他们带着各种工具,浩浩荡荡地朝着灵渠的规划选址地进发。
经过数日的奔波,考察队终于抵达了目的地。眼前是一片山水相依的景象,江水奔腾不息,山峦起伏连绵。林悦站在高处,望着这片待开发的水域,心中思绪万千。她知道,要在这复杂的地形中开凿出一条畅通的水道,绝非易事。
“诸位,灵渠的开凿关键在于确定合理的水道走向。我们需对这片区域进行详细的测绘,了解地形的高低起伏、水流的方向与速度。”林悦召集众人,开始布置任务。
老工匠们面面相觑,他们以往开凿水渠,大多依靠经验,凭借肉眼观察地形,大致判断水流的走向。像林悦这般强调详细测绘的,他们还是头一回遇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工匠皱着眉头说道:“皇后娘娘,这测绘之事,我们向来不曾做过。以往开渠,都是靠着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看山势、观水流,大致定个方向便动手了。”
林悦微笑着解释道:“老工匠,此次灵渠工程意义重大,关乎大秦南方的发展。传统的法子虽有一定效果,但难免存在误差。我们采用现代测绘方法,能更精准地了解地形,确定最佳的水道走向,如此方可确保灵渠的质量与长久使用。”
众人虽心中仍有疑虑,但见林悦态度坚决,也只好听从安排。林悦首先拿出自制的简易等高线测绘工具,这是一种用细竹条和丝线制成的装置,通过在不同高度设置标记点,再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就能大致描绘出地形的等高线。
她带着几个年轻学子,沿着山峦和河谷小心翼翼地前行。每走一段距离,就停下脚步,用工具测量高度,并在图纸上标记下来。遇到陡峭的山坡或茂密的丛林,行进变得异常艰难,但林悦始终身先士卒,鼓励大家坚持下去。
“大家注意,等高线的疏密程度能反映地形的陡峭程度。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形陡峭;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形较为平缓。我们要根据这些信息,选择地势相对平缓、水流较为顺畅的路线作为水道。”林悦一边测量,一边向身旁的学子们讲解。
在测绘水道走向的同时,林悦还运用铅锤定位的方法来确定关键位置的坐标。她让人制作了几个沉重的铅锤,用长长的丝线悬挂起来。当铅锤静止时,通过测量丝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以及铅锤到测量点的距离,就能计算出该点的垂直高度和水平位置。
经过数日的艰苦努力,考察队终于完成了对灵渠规划区域的初步测绘。林悦看着手中绘制好的等高线图纸,心中有了大致的规划。她指着图纸对众人说道:“根据测绘结果,我们大致可以确定水道应沿着这条等高线较为平缓的区域开凿,这样既能减少工程量,又能保证水流的顺畅。”
老工匠们围拢过来,仔细看着图纸,虽然他们不太明白这些线条和标记的含义,但看到林悦如此认真细致,也不禁心生敬佩。然而,当林悦提出下一步的运输方案时,却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在开凿灵渠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石料用于修建堤坝和渠道。传统的运输方式是依靠人力拉纤,将装满石料的船只沿着河道拖拽到施工现场。但林悦在考察过程中发现,这种方式效率极其低下,而且工人们劳动强度极大。
“我们必须设计一种更高效的运输方式。我设想了一套滑轨系统,类似于现代缆车的概念。”林悦兴奋地向众人阐述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在河道两岸铺设轨道,用绳索和滑轮将装满石料的车厢连接起来,通过人力或畜力拉动绳索,使车厢在轨道上滑动,这样就能大大提高运输效率,减轻工人们的负担。”
老工匠们听后,纷纷摇头表示反对。那位头发花白的老工匠更是激动地说道:“皇后娘娘,古法不可废啊!我们祖祖辈辈开凿水渠,都是靠人力拉纤,这法子用了几百年了,从未出过差错。您这新法子,闻所未闻,万一出了问题,耽误了工程进度,这可如何是好?”
其他工匠也随声附和,一时间,现场气氛变得十分紧张。林悦理解老工匠们的担忧,他们长期依赖传统方法,对新事物存在抵触情绪是正常的。但她坚信,自己的设计方案是科学合理的,能够为灵渠工程带来巨大的改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秦宫绮梦:幼师穿越之皇后养成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秦宫绮梦:幼师穿越之皇后养成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