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的天空被陈胜、吴广起义的阴云笼罩得愈发厚重,战火在中原大地上肆意蔓延,每一寸土地都弥漫着硝烟与血腥。咸阳城虽在秦军的层层守护下维持着表面的平静,但宫廷内外却人心惶惶,各方势力暗流涌动,都在为这即将到来的巨大变故而惴惴不安。
林悦身处这风云变幻的旋涡中心,每日都在忧虑与挣扎中度过。她深知秦朝如今的局势岌岌可危,起义军的声势日益壮大,而秦军虽勇猛善战,但在长期的征战和繁重的赋税压迫下,也渐渐显露出疲态。尤其是粮草的运输问题,成为了制约秦军作战的关键因素。漕运作为秦朝运输粮草的重要通道,却因起义军的频繁骚扰和破坏,时常陷入瘫痪,导致前线将士食不果腹,战斗力大打折扣。
与此同时,林悦也得知起义军同样面临着粮草运输的难题。他们虽然士气高昂,但缺乏有效的运输工具和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许多粮草在运输途中就被秦军截获或因恶劣的天气和路况而损耗殆尽。林悦心中一动,她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暗中帮助起义军、同时削弱秦军力量的机会。尽管她身为秦朝皇后,但内心深处对秦朝的暴政早已不满,更不忍看到百姓在战火中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她决定利用自己前世作为幼师时所积累的一些关于手工制作和物流管理的经验,暗中帮助起义军改造船只,提高粮草运输的效率。
林悦深知此事一旦败露,自己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不仅会失去皇后的尊位,甚至可能性命不保。但她为了心中的正义和对和平的渴望,还是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条充满危险的道路。她通过自己暗中培养的情报网络,与起义军取得了联系。为了不引起秦军的怀疑,她以“护国圣女”祈福为名,频繁出入漕运码头,观察船只的结构和运输情况。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林悦结识了一位名叫老陈的船匠。老陈是漕运码头的老手,对船只的建造和修理有着丰富的经验,但他也对秦朝的暴政心怀不满,对起义军充满了同情。林悦看出了老陈的心思,便与他坦诚相谈,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他。老陈听后,先是一惊,但随即被林悦的勇气和智慧所打动,决定全力帮助她。
在老陈的帮助下,林悦开始秘密指导起义军改造船只。他们将普通的运输船进行了加固和改装,在船底加装了防护板,以防止在航行过程中被水中的暗礁和秦军的水雷撞破;在船身两侧安装了可伸缩的木板,遇到狭窄的水道时可以将木板收起,减少船只的宽度,提高通过性;还在船上搭建了简易的遮雨棚和保温层,以保护粮草不受风雨和寒冷的影响。
除了改造船只,林悦还教起义军利用风向和水流来提高航行速度。她根据自己前世所学的地理和气象知识,绘制了一份详细的水路地图,标注了各个水域的风向、水流速度和最佳航行路线。起义军按照林悦的指导,在航行时巧妙地利用自然力量,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
然而,改造船只需要大量的材料和资金,起义军一时难以筹集。林悦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暗暗思索对策。她想起了阿房宫中那些华丽的铜器,那些铜器虽然精美绝伦,但在战乱时期却毫无实用价值,反而成为了秦朝统治者奢华生活的象征。林悦决定将这些铜器熔毁,铸造成箭矢,送给起义军,以增强他们的战斗力。
但要熔毁阿房宫的铜器并非易事。阿房宫是秦始皇倾全国之力修建的宫殿,里面的每一件物品都价值连城,受到严格的保护。林悦虽然身为皇后,但也没有权力随意处置宫中的财物。她深知此事必须谨慎行事,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林悦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她以“护国圣女”的身份,向秦二世胡亥进言,称近期天象异常,恐有灾祸降临,需用宫中的铜器举行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以祈求上天保佑秦朝平安。胡亥本就迷信鬼神之说,听林悦这么一说,顿时慌了神,连忙答应了下来。
林悦趁机提出,为了表示诚意,祭祀仪式需在阿房宫中举行,并且要熔毁部分铜器,将铜水浇灌在宫殿的四周,以镇压邪祟。胡亥不假思索地同意了林悦的请求。林悦心中暗喜,她立刻安排人手,在阿房宫中秘密搭建了熔炉,将一批精美的铜器陆续运到熔炉旁。
当夜,阿房宫内灯火通明,林悦亲自监督熔炉的燃烧。看着那些曾经闪耀着光芒的铜器在烈火中逐渐融化,变成通红的铜水,她的心中没有一丝怜悯和不舍。她知道,这些铜器虽然珍贵,但与百姓的生命和国家的未来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熔毁铜器后,林悦又面临着如何将铸好的箭矢送往前线的问题。她想到了墨家,墨家在秦朝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庞大的情报网络,他们以“兼爱非攻”为宗旨,对秦朝的暴政也多有不满,或许可以帮助自己将箭矢安全地送到起义军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秦宫绮梦:幼师穿越之皇后养成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秦宫绮梦:幼师穿越之皇后养成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