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笑着点头:“太子说得对,但不完全对。更准确地说,是‘物体排开的水量’决定了它是否能浮 —— 排开的水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就能托住物体;排开的水少,浮力小,物体就会沉。”
他一边说,一边把空陶罐慢慢往水里按,“大家看,我按陶罐时,水面会上升,这就是陶罐排开的水。按得越深,排开的水越多,我能感觉到手上的‘阻力’越大,这就是浮力。”
太学生们凑过来,轮流按陶罐,果然感觉到了 “阻力”,脸上满是惊讶。
沈砚又拿起铁块,放进空陶罐里,再把陶罐放进水里 —— 这次陶罐没有沉,只是往下沉了些,依旧浮在水面上。
“大家看,铁块单独放会沉,但放进陶罐里,就能和陶罐一起浮起来,因为陶罐排开的水量变大,浮力足够托住两者的重量。”
太学生们恍然大悟,之前的疑惑一扫而空。
那个穿青色长衫的太学生再次站起来,拱手道:“沈侍读,弟子明白了!浮力不是看物体本身轻重,而是看它排开多少水,排开的水越多,浮力越大!这就是‘格物之学’的道理吗?比死读‘四书五经’有意思多了!”
“没错。” 沈砚笑着说,“格物之学,就是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发现规律、总结道理,再用这些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 比如用浮力原理,能做‘载重量更大的船’,能测‘河里的水深’,甚至能找‘水里的沉船’。”
站在角落的李谦,看着太学生们兴奋的样子,又看了看沈砚演示的 “浮力实验”,心里五味杂陈 —— 他一直觉得 “格物之学” 是 “旁门左道”,可今天亲眼所见,才知道这学问不仅不 “歪”,还能解决实际问题,比他教的 “之乎者也” 实用多了。
课后,太学生们围着沈砚,问东问西:“沈侍读,下次课能教‘蒸汽原理’吗?”
“我想做指南车,您能教我吗?”
沈砚一一答应,约定下次课教 “弹簧的弹力”,还让他们带些 “废旧的铜片、木轮”,亲手做 “简易弹簧车”。
李烨更是兴奋,拉着沈砚的手,非要当天就做弹簧车。
沈砚拗不过他,找工匠要了根粗弹簧、几块木板、两个木轮,教他组装 —— 把弹簧固定在木板上,一端连着手柄,另一端连车轮,拉动手柄再松开,弹簧回弹就能带动车轮转动。
李烨小心翼翼地组装,护林甲蹲在旁边,时不时用小爪子帮他递螺丝,可就在最后一步固定弹簧时,弹簧突然 “啪” 地崩开,弹到护林甲的甲壳上,又弹到李烨的额头上,疼得小家伙 “哎哟” 一声。
“哈哈哈!” 秦风笑得直拍大腿,“小太子,你这弹簧车还没跑,先‘打人’了!”
李烨揉着额头,瞪了秦风一眼,却也忍不住笑了:“下次我要把弹簧固定得更紧,肯定能做成!”
沈砚帮他捡起弹簧,笑着说:“别急,做实验哪有一次就成功的?我之前做指南车,也失败了三次,才找到‘磁石最佳位置’。慢慢来,咱们下次再试。”
夕阳西下,格物院的木牌在余晖中泛着光。
太学生们恋恋不舍地离开,嘴里还在讨论 “浮力原理”;李烨坐在长桌旁,拿着弹簧琢磨怎么改进;护林甲趴在蒸馏装置旁,对着里面的药液 “嘶嘶” 叫,像是在研究 “这玩意儿能不能喝”。
沈砚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突然觉得 —— 建这个 “格物院”,不仅是为了教太子和太学生,更是为了在这个时代,播下 “科学” 的种子。
或许用不了多久,这些种子就会发芽,长出不一样的 “格物之学”,甚至能改变这个时代。
而此刻,东宫的角落里,一个小太监正偷偷记录着格物院的情况,手里的纸条上写着 “沈砚教‘浮力之术’,太学生皆信服”。
喜欢大唐斩邪司:穿越从仵作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唐斩邪司:穿越从仵作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