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里的铜炉里燃着檀香,烟气袅袅绕着房梁,驱散了些许燥热。
衙役端上茶盏,青瓷杯里的茶汤清澈,飘着几片茶叶,沈砚抿了一口,茶香中带着淡淡的甘冽,确实是上好的蒙山云雾茶。
周文渊却没心思品茶,手指在桌沿轻轻敲着,像是在斟酌措辞。
“不瞒各位,鲁地的情况比你们想的更糟。” 周文渊放下茶盏,语气沉重,“青州、兖州、济州,这三州已有三成麦田枯死,五成水井干涸,昨天我还收到济州刺史的急报,说有百姓为了抢一口井水,都动了锄头,伤了七八个人,还有两个老汉因为没抢到水,当场渴死了。”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至于旱尸,青州城郊已经死了十七个人,都是被抽干了水汽,尸体硬得像柴火,连棺材都塞不进去。我派了三拨衙役去围剿,可每次到了乱葬岗,都连旱尸的影子都没见着,反而有两个衙役失踪了,只找回来他们沾着焦黑血迹的腰带,上面还留着被煞气灼烧的痕迹。”
“周刺史,您有没有听说过柳万山?” 沈砚放下茶盏,目光落在周文渊脸上,带着不容回避的锐利。
“我们在洛阳时,斩邪司分部的人说,这位柳员外近期在大量收购硫磺、硝石,还和穿黑袍的人来往密切 —— 那些黑袍人,很可能是九幽教的教众,您应该知道,九幽教可是朝廷明令禁止的邪派。”
提到 “柳万山”,周文渊端着茶盏的手顿了一下,茶汤晃出一圈涟漪,溅在桌布上,留下深色的印子。
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柳万山是兖州的大粮商,在本地经营了二十年,家底厚得能买下半个兖州城。他还捐钱修过城墙、建过慈幼局,去年冬天大雪,他开仓放粮,救了不少流民,百姓都叫他‘柳大善人’,连节度使大人去年来兖州巡查,都特意去柳家庄赴了宴,赏了他块‘乐善好施’的匾额。”
他说着,从袖筒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条,递了过来:“这是他上月向硫磺商买货的清单,你看 ——‘硫磺五十斤,硝石三十斤’,他说粮库里闹老鼠,用硫磺熏老鼠,硝石则是用来做冰鉴,储存粮食,怕天热粮食发霉。”
秦风凑过去看了看清单,嗤笑一声,声音里满是不屑:“五十斤硫磺熏老鼠?他粮库里是养了一窝大象吧!我看他就是想炼制邪物,用硫磺硝石加固聚煞阵,帮旱尸进化成旱魃!周刺史,您可别被他的表面功夫骗了!”
“秦大人,话可不能这么说。” 周文渊连忙摆手,额头上冒出了细汗,“柳万山在兖州的人脉广得很,不仅和节度使有交情,连朝中的几位大人都受过他的好处。而且他手里握着兖州三成的粮食,现在这时候,要是得罪了他,他断了粮,兖州的百姓就得饿肚子,到时候肯定会出乱子,我这个刺史,可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沈砚心里清楚,周文渊这话没说错。
唐朝的乡绅虽无官职,却凭借财富和人脉,在地方上拥有不小的势力 —— 尤其是灾年,粮商掌控着粮食供应,比刺史还能拿捏百姓的生死。
柳万山要是真断了粮,兖州不出三天就会乱起来,到时候别说斩旱尸,能不能稳住局面都是个问题。
但沈砚也没打算让步,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周刺史,我们不是要随意给柳员外定罪,只是想找他了解些情况。
硫磺、硝石在《唐六典》里有明确记载,多用于炼丹、制作烟火,或是工部用来冶炼金属,从来没有用五十斤硫磺熏老鼠的道理,这说出去,谁会信?
而且九幽教是朝廷明令禁止的邪派,若柳员外真与他们勾结,那就是通邪之罪,您作为兖州刺史,有责任查清楚,这不仅是为了百姓,也是为了您自己 —— 要是朝廷知道您知情不报,就算您曾教过太子读书,这刺史之位,恐怕也坐不安稳。”
这话戳中了周文渊的软肋,他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终于松了口:“柳家庄在兖州城东二十里,离青州地界不远。那庄子修得跟堡垒似的,四周挖了两丈宽的护城河,庄里养了五十多个打手,都是些会点拳脚的江湖人,平时连陌生人靠近都不让,更别说进去探查了。”
他起身走到墙边,取下挂着的兖州地图,在上面圈出一个位置,指给他们看:“你们要是想去,就从西边的后门进,那里的护城河只有一丈宽,水面上还飘着浮萍,看着不起眼,守卫也只有两个,都是些没见过世面的庄户,好对付。庄里最中间的聚义堂,是柳万山平时议事的地方,他要是和黑袍人有勾结,肯定会在那里密谋,你们可以去那里找找线索。”
“有劳周刺史。” 沈砚起身,走到地图前,仔细看了看柳家庄的位置。
离青州的乱葬岗只有五十里,要是柳万山真去加固聚煞阵,骑马半天就能到,时间紧迫,容不得耽误,“我们今日就去柳家庄探查,若有需要,可能还得麻烦您派衙役协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唐斩邪司:穿越从仵作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唐斩邪司:穿越从仵作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