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丁们看得目瞪口呆,纷纷叫好:“大人好刀法!比咱们村里的石匠还厉害!”
秦小蛮在旁边画符咒,她掏出几张 “引水符”,用指尖沾了点泉水(从赈灾点带来的),在符纸上一点,符纸瞬间亮起淡蓝光。
她把符纸贴在井壁周围:“这些符咒能引导水脉,让泉水更快涌出来,不用等挖到地下水脉就能见水。”
符咒刚贴好,井里就传来 “滴答” 声。
众人探头一看 —— 井底的泥土里渗出了水珠,水珠越来越多,很快就积成了一小滩水!
“出水了!真出水了!” 壮丁们兴奋地大喊,挖得更卖力了,铁锹铲土的速度都快了一倍。
不到一个时辰,井就挖了三丈深,泉水从井底涌出来,清澈见底,还带着点甜味,用手捧起来喝一口,比深井里的水还清爽。
“太好了!这水甜!比城里的井水还甜!” 刺史激动地掬起一捧水喝了一口,对着衙役大喊,“快!去拿水桶和木管,把水引到赈灾点和附近的村庄,让百姓们都能喝上干净水!要是不够,就多挖几口井,咱们有的是力气!”
解决了水源问题,众人又回到赈灾点。
沈砚看着排队的流民,心里有了主意:“刺史大人,光靠粥棚救济不行,得让百姓们有活干,靠自己的力气挣粮食。修复水渠、清理街道、搭建临时住所,咱们都能用粮食当工钱,这样既解决了救灾问题,又能让百姓们有尊严,不用靠别人施舍过日子。”
“好主意!这才是长久之计!” 刺史拍了拍手,对着周围的流民喊,“愿意干活的百姓听好了!壮丁跟着衙役去修复水渠,每天给两斤米;妇女们帮忙筛米、做饭,每天一斤半米;老人和孩子可以打扫街道、照顾受伤的人,每天一斤米!只要肯干活,就有饭吃!”
消息一传开,流民们瞬间沸腾了。
之前靠救济过日子,大家心里都觉得憋屈,现在能靠自己的力气挣粮食,谁都愿意干。
不到一盏茶的时间,赈灾点就分成了几队:壮丁们扛着工具跟着衙役去修复水渠,妇女们围在粮仓边准备筛米,老人和孩子拿着扫帚开始打扫街道,整个赈灾点都忙碌起来。
秦风被分到了修复水渠的队伍,他扛着玄铁刀跳进渠里,淤泥没到膝盖也不在意。
秦风力气大几下就清理出一大片淤泥,还不忘对着壮丁们喊:“都跟老子学!用劲挖!早点修好水渠,就能引水灌溉,明年咱们就能种庄稼,再也不用饿肚子!谁要是偷懒,老子的刀可不认人!”
壮丁们被他感染,也跟着卖力干活,有的甚至脱了上衣,光着膀子挖淤泥,水渠里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沈砚在粥棚帮忙筛米,手里的镇魂尺轻轻一扫,米里的石子、草屑就被分开,落在旁边的竹筐里,又快又干净。
护林甲蹲在他旁边,小爪子拿着个小木勺,帮着把筛好的米倒进布袋里。
它动作慢,还时不时把米撒到地上,惹得周围的妇女们忍不住笑:“这小怪物真机灵,比我家孩子还会干活,就是有点笨手笨脚的。”
护林甲像是听懂了,对着妇女们 “嘶嘶” 叫了两声,小爪子赶紧把撒在地上的米捡起来,小心翼翼地放进布袋里,模样又认真又可爱。
秦小蛮带着几个懂医术的流民,在赈灾点搭起了临时医棚。
她从布囊里掏出草药,摊在地上给流民们讲解:“这是薄荷草,煮水喝能解暑;这是蒲公英,捣碎了敷在伤口上能消炎;这是马齿苋,既能当菜吃,又能治拉肚子……”
流民们听得认真,有的还掏出破纸记录,有的干脆跟着秦小蛮去附近的山上采草药,医棚里的气氛十分热闹,再也没有之前的死气沉沉。
到了傍晚,赈灾点的景象已经大不一样。
粥棚里的粥熬得稠了不少,还加了野菜和碎米,闻着就香;水渠已经清理了一半,木管里的泉水顺着水渠流到附近的村庄,孩子们在水渠边欢呼雀跃,有的还用水瓢舀水互相泼洒,笑声传得老远;街道也打扫得干干净净,路边还种上了从玉泉山挖来的耐旱野草,添了点绿色,看着就有生机。
流民们拿着当天挣的粮食,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有的抱着米袋舍不得放下,有的当场就抓了把米闻了又闻,还有的开始商量着明天要多干点活,多挣点米带回家。
之前那个接过秦风肉干的小孩,拿着一串野果跑过来,递给护林甲:“小怪物,这个给你吃,我在山上摘的,可甜了,没有虫子。”
护林甲 “嘶嘶” 叫着,接过野果,还对着小孩挥了挥爪子,像是在道谢,然后咬了一口,汁水顺着嘴角往下流,惹得小孩哈哈大笑。
第二天一早,兖州和济州的粮车就到了。
十几辆粮车排在城外,五千石粮食堆在粮仓里,看着就让人安心。
沈砚和刺史商量后,决定把粮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继续供应粥棚,保证每个流民都能吃饱;一部分发给愿意种秋粮的百姓,还派人去外地买了耐旱的种子,免费发给大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唐斩邪司:穿越从仵作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唐斩邪司:穿越从仵作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