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空白后,一股磅礴的力量穿透了收音机喇叭的物理限制,瞬间灌满了整个院落。那歌声,并非来自昨夜舞台上的麦克风,而是经过电波的摩擦与损耗,带着独特的嘈杂底噪,却反而增添了一种奇异的穿透力。那是何雨柱清亮而充满少年意气的声音,每一个字都像被淬炼过,带着金属般的质地和火焰般的温度: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歌声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撞在斑驳的墙壁上,越过低矮的房檐,钻进每一扇敞开的门扉。阎埠贵捏着铅笔的手指微微颤抖,忘了记录。易中海放下剃刀,望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眼神里有震动,有欣赏,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对自家不成器儿子的深重叹息。扫院子的半大孩子停了手中的动作,茫然地仰着头,似乎不明白这陌生的诗句,却又被那股气势莫名攥住了心魄。连趴在窗缝后的贾张氏,脸上的刻薄也凝固了一瞬,只余下空洞的愕然。
许大茂父亲家门口,那台旧收音机成了临时的圣坛。许父下意识地又想去拧调频旋钮,想把那被杂音切割得有些断续的歌声收得更清晰些,手指伸到一半,却又停住了。他怕稍一挪动,这奇迹般重现的声音就会消失不见。他只能屏住呼吸,让那激越的词句裹挟着电流的滋滋声,一遍遍冲刷耳膜: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歌声戛然而止,被一段激昂的配乐取代。小小的院落却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空气仿佛凝固了片刻,所有人都被那短短几十秒的歌声摄住了魂魄,沉浸在那超越年龄的壮阔胸襟和凌云之志中。直到广播里开始播放下一则新闻,播报着某个遥远地方的生产喜讯,人们才如梦初醒。
阎埠贵低下头,看着小本子上只写了半行的字迹,摇头失笑,默默把本子揣回了怀里。易中海拿起湿布巾,重新仔细擦拭下巴上残余的肥皂沫。贾家那道窗缝,悄无声息地合拢了。
南锣鼓巷的平静表皮之下,一股灼热的暗流正裹挟着“神童何雨柱”的名字,汹涌地奔流向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红星小学那场毕业汇演的回响,在声波与口耳相传的双重加持下,发酵成了一股无法忽视的声势。
而此时,在远离京城喧嚣的某处,一座戒备森严、格局宏大的院落深处,空气里弥漫着挥之不去的烟火气和顶尖食材汇聚的醇厚底蕴。巨大的不锈钢操作台光可鉴人,映照出忙碌的身影。这里是国宴厨房的心脏地带。
何大清,腰板挺得笔直,一套雪白挺括的厨师服浆洗得一丝不苟,此刻却沾染着几点醒目的鲜红——那是来自北方冻湖的顶级鲤鱼刚被剖开时溅起的血点。他左手稳如铁钳般扣住滑腻的鱼身,右手那把特制的柳刃刀薄如蝉翼,手腕灵活地一抖一剔,细密的刀光闪过,一片片近乎透明的鱼片如花瓣般整齐落下,薄得能透出砧板上木纹的肌理。四周是学徒们屏息凝神的注视,只有刀刃接触砧板时细微连绵的“唰唰”声,以及远处灶台上沸水翻滚的咕嘟声。
一个年轻徒弟,脸上冒着汗,脚步放得极轻,挨着墙根蹭到何大清附近摆放料头的长桌旁,手里捏着个小巧的半导体收音机,声音压得极低:“……听众朋友们,现在插播一条我们收到的特别点播……昨日在红星小学毕业汇演上引发巨大轰动的‘少年中国说’,词曲作者及演唱者,正是我们不久前播报过的‘红星神童’何雨柱同学……应广大听众强烈要求,下面我们完整播放由何雨柱同学亲自演唱的这首歌……”
那刻意压低的广播声,在异常安静的厨房里,竟显得格外清晰。年轻徒弟紧张地瞟了一眼师父专注的侧脸,手心里全是汗。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当何雨柱那熟悉却又遥远、此刻经由电波传递更添几分金石之音的歌声,清晰地穿透操作台的金属冷光和蒸腾的水汽,钻进何大清耳朵里时,他那行云流水般的刀工,猛然顿住了。
柳刃刀的刀尖悬在鱼脊上方,微微颤抖。映着灯光,能看到何大清宽阔的肩膀骤然绷紧,像一张拉满的弓弦。那声音,是他血脉的延续,是他种下的种子破土而出的清啸!他猛地吸了一口气,厨房里混杂的浓郁香气似乎在这一刻失去了所有的味道。
周围几个敏锐的年轻学徒立刻捕捉到了师父这极其罕见的失态,纷纷停下手中活计,交换着惊疑不定的眼神。何大清在厨房里是绝对的权威,是山一样稳重、铁一样严苛的存在。他手中那把刀,几十年如一日,稳得能切出穿针引线的豆腐丝,何曾有过这样的停顿?
广播里的歌声还在继续,少年意气风发,如旭日喷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何大清那颗被烟火气和常年分离磨砺得坚硬无比的心上。一股滚烫的、混杂着狂喜、骄傲、愧疚和无尽思念的情绪,如同厨房里最猛烈的灶火,猝不及防地在他胸腔里轰然炸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之何雨柱新生崛起别样人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之何雨柱新生崛起别样人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