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陈秀才又梦那白衣女子。此番她笑容明媚,向他拜了又拜:“谢先生大恩,恶人已遭报应。明日先生赴考,我必暗中相助。见卷上有狐爪印者,便是佳卷。”
陈秀才惊问:“姑娘究竟何人?”
女子笑道:“实不相瞒,我非人类,乃这长白山中的狐仙。那黑面客实是专破修仙之人法器的恶徒,多年前毁我内丹,使我不得现形。今先生助我取回残存法力,恩同再造。”言毕再拜,消失不见。
翌日科举,陈秀才入得考场,接到试卷后果然发现角落有个淡淡的狐爪印。心下恍然,知是狐仙暗中相助,便依此卷作答。文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竟提前半个时辰答完。
交卷时,主考官收卷略瞥一眼,忽然“咦”了一声,多看了陈秀才几眼,却未说话。
放榜之日,陈秀才竟中举人,名列前茅。主考官特地召见,问道:“你的文章颇佳,尤其策论一篇,竟与我已故恩师思路相似。他当年有在试卷角落画爪印的习惯,说是纪念救过他的一只灵狐,你这卷上怎也有类似印记?”
陈秀才心下明了,只推说或是巧合。
中举之后,陈秀才回乡途中再经胡家老店,却见那地方唯余一片废墟,唯有古井仍在。乡人言,这客栈几十年前就毁于大火,掌柜夫妇葬身火海,仅他们的女儿因在外婆家而幸免。后来那女儿嫁了人,据说夫家姓胡,成了保家仙,专助读书人。
陈秀才在井边焚香祭拜,忽见井水无风起浪,浮上个油布包。打开一看,竟是三锭白银和一张字条:“助学子赴京会试。”
后来陈秀才赴京考试,又得狐仙暗中相助,竟中进士。外放为官后,他清正廉明,尤重教育,在任所建“胡氏书院”,专助寒门学子。每逢科考,书院中总会有几个学生自称梦见白发老妪或白衣女子指点文章,而后高中。
陈公晚年致仕还乡,每至清明,必到那口古井边祭扫。乡人时说,常见有白狐在附近出没,见陈公则揖拜如人行礼,人狐相视一笑,各有默契。
这故事在关东一带流传开来,读书人间甚至有了“狐仙荐卷”的说法。不少人家的保家仙牌位上,除了胡三太爷、胡三太奶外,还会供一位“李姓狐仙”,据说专助文人科考。至于那口古井,至今仍在,人称“老卷井”,井水清冽甘甜,常有学子取水研墨,以求好运。
而那个黑面客商,据说后来有人在那口井中打捞出一只铜葫芦,里面塞着一张黄纸,上书“破法害生,自食其果”八字,见了的人都说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m.20xs.org)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