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簸箕有限,不久便扔完了。那龟回过头来,眼中青光更盛,洪水再次汹涌而来。
危急关头,忽听一声鹤唳,那位游方道士竟去而复返,站立在一处高地上。他手持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随即剑指巨龟,喝道:“妖孽,还不现形!”
那龟狂吼一声,竟人立而起,身形变化,龟壳上纹路流转,化作一个驼背老者的模样,只是背仍负龟壳,模样诡异非常。
“你这道人,多管闲事!”龟精嘶声道,“我本是白龙江水神坐前灵龟,因犯天条被贬凡间。这些凡人不知敬我,反伤我身,今日定要叫他们知道厉害!”
道士怒道:“你虽受冤屈,也不该殃及无辜!若再造孽,必遭天谴!”
龟精不听,继续兴风作浪。道士见状,取出一面铜镜,照向龟精。镜光所及,龟精惨叫一声,缩回原形。
“陈老六!”道士高喊,“快取朱砂画簸箕形于它背上!”
陈老六闻言,急忙找出朱砂,冒险划船近前,在龟背上画了一个簸箕形状。说来也怪,图案一成,那龟顿时安静下来,沉入水中,不再作恶。洪水随之渐渐退去。
事后,道士对陈老六说:“此龟精已被暂时制服,但怨气未消。需以特殊之法处置,否则日后必再为祸。”
陈老六问:“该如何处置?”
道士道:“可在江边建一小庙,奉它为镇水灵龟。每年汛期,以簸箕形状的米糕祭祀,方可保平安。”
陈老六与屯中人商议后,依言在江边建了一座小庙,庙中不塑神像,只绘一龟,背上有着簸箕图案。每年汛期,人们便以簸箕形状的米糕祭祀,果然再无大水为患。
有趣的是,每逢祭祀之时,总有人见一只大龟在庙前江水中游弋,却不靠近,只远远望着,似是在接受供奉,又似在守护着什么。
久而久之,“镇水灵龟”的传说在白龙江两岸流传开来。而陈老六家也因此与这龟结下不解之缘,后世子孙中,竟有人得了这灵龟托梦,学会了许多治水之法,成为一方水利专家,此是后话。
屯里老人常说:“万物有灵,敬之则得福,慢之则招灾。虽龟鳖之微,亦不可轻侮也。”
而那只簸箕,至今仍被陈老六的后人珍藏,说是祖上传下来的宝物,能镇水安宅。每逢大雨连绵之时,他们便会将簸箕请出,供奉在堂屋正中,说来也怪,任它外面暴雨如注,家中从不漏水淹水。
这或许就是老一辈人常说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善善恶恶,终有报应。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m.20xs.org)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